這頭被命名為巴風特的泰坦巨獸回到巖洞之后,將斧頭放置在新開辟的部分巖洞里,隨后繼續沉睡。
科研人員們對溶洞外側做了研究,顯示巴風特在溶洞外分泌了一種輻射量極高的液體,排出方式類似人類發汗。
在采取了溶洞當中的粘液樣本之后,樣本快速汽化,輻射量劇增,一段時間后輻射又消失,洞穴的輻射量明顯增高。
多次試驗后得出結論:巴風特排出的此種液體在空氣中快速汽化生成大量核輻射并被泰坦吸收,該泰坦的輻射吸收能力也明顯強于提亞馬特和塞赫梅特。
巴風特行為具有夜行性,偶爾在夜晚醒來,觀察研究人員,破壞一些設施并且恐嚇研究人員,可能是保衛自己領土的行為。
其在洞窟中行動迅速,擅長隱蔽,每次的觀察都會對觀察人員進行恐嚇。
經過研究,發現其自帶強磁場,也是其可以自由攀附在含有豐富的鐵礦崖壁上的原因,并且會影響人類心理,使其陷入恐慌,這種磁場有可能會解決一些心理疾病。
除了超強磁場之外,巴風特善于用斧子投擲并傷害敵人,也可以四腳著地攻擊。
根據傳說描述它會在夜間攻擊人類聚落,白天返回洞穴,但是這些傳說和現實有一定出入,巴風特往往每月離開洞穴一兩次,并且對著月亮捶打地面,引發小型地震,暫不清楚原因。
在近日,巴風特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狂暴,大肆摧毀建筑并傷害人類,帝王組織不得不考慮改變設施的位置。
一切都被撤出轉移,隨后帝王組織挖出了一條從地面到溶洞頂部的通道,在巴風特頭頂正上方建立了前哨站。
但是在能安裝任何設施之前巴風特舉起斧子打碎了剛剛開始建造的實驗樓,并且用斧頭將大量泥土塞進了通道,遏制了帝王組織進一步研究巴風特。
恰巧芹澤博士尋找南美泰坦歸來,制定了新的計劃。
芹澤博士發現巴風特的洞穴巖壁周圍有著大量的縫隙,決定在縫隙中建立前哨站。
他們使用炸彈炸開巖壁,而且這并沒有驚醒巴風特,它照常休眠,只是晚間蘇醒的幾率變大。
期間它發現了洞穴的擴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協助了帝王組織的工作人員,它離開洞穴變得更加稀少,而是使用斧子鑿開洞穴的外壁。
很快洞穴被擴大到2倍左右。
帝王組織利用巖壁上的縫隙和巖石的掩護初步建立設施,并且在巴風特沉睡時用巖石堆砌起一些小墻,使得洞穴面積漸漸變小,小墻上分布有縫隙,便于觀察泰坦巴風特。
還不過在洞穴恢復為原來的大小時,巴風特表現出狂躁不安,并且開始用斧頭鑿擊墻壁,它似乎認為洞穴在一定大小時是最好的。
于是帝王組織暫停工作,等待巴風特開拓領土完畢。
后來巴風特開拓領地完畢并陷入深度睡眠,帝王組織趁機將巖洞再次擴大,建立設施后又建筑巖壁擋住設施,使得溶洞的大小不變。
巴風特在這段過程中沒有蘇醒,大大加快了工作進程。
最終,前哨站除東北方向的出口和西南方向的山壁都建立了設施,可以保證縝密的觀察巴風特并且監督其動向。
又過了七天,溶洞外圍的巖石被撞開,泰坦巨獸斯庫拉闖入洞穴,就是蜘蛛、海螺和章魚三合一的那個家伙。
老家被入侵,巴風特立即蘇醒,使用斧子重重打擊了斯庫拉,斯庫拉則使用的能力凍住了外圍的海水。
而巴風特在戰斗中使用了一招輻射量極其巨大,威力十分強大的自爆,斯庫拉的一條腿斷裂,狼狽逃走。
看到這個信息,周樹想起了他跟斯庫拉戰斗的場景,那時斯庫拉六肢齊全,不過確實有條腿不怎么靈活。
很容易被他趕到南極穩固冰山去了。
打敗斯庫拉之后巴風特表現了極大的殘忍,它把斯庫拉的腿部用斧子切開,喝掉內部的血液。
當時一只鯊魚聞著血腥味過來挑戰了巴風特,結果被快速殺死,讓巴風特加了餐。
巴風特用斧子把它開膛破肚,喝掉血液,拒絕心臟,吞噬咸肉,碾碎骨頭,因此不少帝王組織的工作人員都稱其為“泰坦中的惡魔”或“巨斧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