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內,跑遍了整個新安市,獲得了蒼梧界陽世大體上的情況。
不涉及到自家身家性命的時候,這些道人態度還是很好,相當合作。
由此,蘇素掌握了不少渠道,可以獲得安全且不易被拆穿的身份。
“依照這些已知的信息,我可以量身定做一個化身。”
化身與化身,也是不同的。
有別于正身,顯化而出的化身,并非獨立存在,而是有存在期限,到期就會被正身收回。
并不存在能夠脫離正身的可能,這是化身分化顯現的前提。
第二元神又不同于化身,那是對元神的復刻。
此刻,蘇素要分化出一個能單獨行動,并且長期存在的化身,就不是先前那種那么簡單。
這涉及到蒼梧界的天命,因果,必須要無縫接軌,算得上是非常高端的化身,僅次于大羅道祖應緣顯化的那種化身。
憑借蘇素自家道行,雖然也漸漸開始涉及到天數變化,因果流轉,但距離螚獨力完成這種工程,還是力有未逮。
“看來……稍后還是得用到天書。”
天書之能,可謂百變,但有祈愿,無所不應。
只是每次動用祈愿之能,都在折損其中本源。
用去一分,便真切地永久損失一分。
所謂書頁限制,只是表相罷了。
時至如今,蘇素依舊沒有找到可以補充天書本源的辦法,只能盡可能少用、慎用。
“作為我最大底牌之一的天書,本身固然妙用無窮,但本源有限,并不是可以輕動,以后必須要留意彌補天書本源的方法。”
“地星本源有限,誕生天書與我,本身便損耗不少,其余本源,還要維持著這方天地在虛空之中延續,并沒有太多余力可以供應給我。”
“說來我確實有時也自覺奇怪,蒼梧界何以執著于入侵、吞并諸多小界?”
“前世時,盡管打聽到不少秘聞,隱約明白,并非是單純看中人口或者別的資源,而是為了謀取一方天地的本源。”
“然則一方天地的本源,并非實物,若不得天命允許,外人又該如何奪取?”
這是一大疑惑。
“重生之前,閑暇時日,也曾閱覽過蒼梧界一些野史雜記。”
“除卻地星這般大界之外,光是有史記載的,類似的開拓異域的事件,就出現過不止一次,野史之中更是多達**次,這還是近兩千年間發生過的,不曾被記載的更是不計其數。”
“盡管多數歷史都湮滅于動蕩年間,但還是可以從中窺得一二痕跡······蒼梧界最初也不是那般富庶,也曾有過困窘之時,靈機衰敗以至于道法不彰,幾乎被斥為江湖騙術一流。”
“傳聞在久遠的古老紀元,或百萬年,或十萬年前,某一日異星現于空,其色赤,大如斗,有道人誤入異星之上,其后歸來,自稱滄海君,遂道法大興,在那之后,星墜于海,升起大島,滄海君于島上修筑宮觀,號稱滄海宮,也就是后來歸海云島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