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神話傳說不談真偽與否,但是從記述中,似乎就是蒼梧界吞并另一方天地的過程。”
“異星就是一方天地,大如斗是非常接近蒼梧界,以至于道人可以隨意上下往來,最終星墜于海,明顯是那位滄海君在其中做了什么,帶來的結果就是‘道法顯圣之初’········很清晰的脈絡,只是不知曉那位滄海君到底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而那具體的,吞并異界本源的辦法又是什么?”
“毫無疑問,道法顯圣,就是從這么一次吞并異界開始,本已經枯竭的蒼梧界本源,得此外來活水涌入,才有了道法顯圣的時代。”
“由此,或可得出結論——吞并異世,是為了彌補蒼梧界之不足,以維持靈機不衰,延續道法顯圣的盛世。”
“此事必然繞不過去滄海君、蒼梧界天命,細究下來,前者更為值得懷疑。”
蘇素原地徘徊了幾步。
“我身為地星親子,天命代言者,又有天書在手,時而能從其中交換一些秘聞,盡管這樣,都沒有半點打聽到這等歹毒秘術的線索,可見這其中水深難測。”
“那滄海君,不定又是一位上界來客·······是了,區區蒼梧界,靈機固然昌盛,但還不值得一位道君停駐腳步,其人若無旁的用意,那當是在可以散播這等法門。”
“其用意又在如何?下界之間彼此攻伐,他如何在其中漁利?會是我不曾涉及到的層面上的爭斗?”
一不小心,又想得過深了,蘇素自家嘆了口氣,不再深究。
這等百萬年前的“古仙”,就算有什么布置,也不是眼下的他該管的,憑空猜測除卻給自家增加負擔,并無實在好處。
“倒是那等秘術,或許可以從廣元派之中得知。”
“僥幸能獲得,以后地星也可以效仿。”
蘇素的眼光并不僅僅著眼于眼下的兩方天地。
于整個虛空元氣大海之中來觀,地星與蒼梧界之爭,不過是為的蝸角虛名、蠅頭微利。
無論是哪一方,一旦解決了對方,勢必是會掃蕩周遭,謀求上升之途。
不獨人有修煉、晉升,天地也有。
任何一方天地,都期望著能升格為地仙界(靈界)、天(仙域),甚至傳說之中最上方虛無縹緲的大羅天。
每一方天地,自然而然尋覓著上升之途,而各憑手段。
蒼梧界經人點撥后走上了吞并同類以奉己身一途,為此不惜延續了持續百萬年的靈機大興,養育了數目難以計數的道人。
期間耗費的本源難以計數。
當然回報也是很不錯。
地星在面臨異域外來入侵的情況下,則是選擇集中力量孕育天命之人和伴生靈寶。
孰優孰劣,尚未可知。
蒼梧界道人雖眾,其心各異,未必不能各個擊破。
地星天命之子蘇素看似勢寡,但是大權在手,靈寶認主,倒也未必不能一搏。
畢竟虛空難渡,又時有季風阻隔,彼此往來不易,期間變數之多難以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