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套試鏡單看履歷與自我介紹,就能刷掉不少人。
65號剛介紹完,幸運得到了后續的試鏡表演機會,忽然傳來開門的聲音。
劉和偉扭頭一看,正是匆匆趕來的宮導。
他長吁一口氣,哥穩了!
很快65號試鏡結束,來到一邊,靜靜等待。
“66號!”
劉和偉鎮靜上前,主持試鏡的仍舊是達叔,宮導只是最后拍板審核,少有動作。
一番介紹后,劉和偉開始了他的表演。
研墨。
給荀彧研墨,就是小書童在《官渡》里唯一的鏡頭。
劉和偉在道具間里翻找一會兒,拿出了五樣東西,粗布短褐、布巾、假發、墨、硯。
剛才65號只披上了短褐,裝模作樣研墨。
劉和偉很清楚,宮黎雖然是笑著的,可實際上對65號不滿意。
倒不是說一個小書童就得表現出老戲骨的演技,而是這樣敷衍的態度,是對角色、對表演的懈怠。
他穿上短褐,戴上假發,將假發用布巾扎好,這是加冠。
16~20左右的書童,很大可能已經加冠了,不過“冠”是貴族才能戴的,書童屬于普通老百姓,得用巾帕包裹鬢發、遮掩發髻。
不用看都知道,宮黎肯定在微微點頭。
不過還沒結束。
劉和偉開始研墨。
他很專業,拿墨條時,食指放在墨條的頂端,拇指和中指夾在墨條的兩側。
磨的時候,很輕,只是在按下去的時候,稍微用了點力,磨墨很慢,好像是個沒有力氣的病人。
其實這叫做磨墨如病,看起來好象生病的樣子,實則是如果太快了,容易打滑,磨不出墨。
“好,下一個。”
這下不是達叔開口了,而是宮黎親自出面。
聽到這個“好”字,劉和偉就知道自己十拿九穩了,走回去的時候,都是帶著笑的。
現在的問題,只是他能不能得到宮黎的看重,順便從書童升角到荀彧,完全不存在落選的可能。
關世和劉和偉之間,隔了一個68號,這個68號也是試鏡的書童一角,但發揮的特別差。
畢竟有劉和偉珠玉在前,誰都知道自己沒希望了,人家分明是有備而來,特意演的這一出。
誰能想到有人會為了一個沒臺詞只有一個鏡頭小書童準備這么多?
他們怎么比?干脆再去別的片場找個龍套演算了,偌大的橫店多得是龍套空缺,沒必要吊死在一棵樹上。
“69號。”
輪到關世了,關世并不緊張。
自從早上激活系統之后,他就一直在研究秦漢三國的這一段記憶,不斷的分析、觀察,尤其是官渡之戰。
他現在可以算是半個東漢人,別說一個書童,就是曹操、袁紹,關世也有把握演個一兩成出來。
“自我介紹吧...”
關世開始自我介紹,達叔不自覺皺起了眉頭。
純新人的第一出戲,沒有任何經驗,除了申戲的準學生算是亮點,長得比普通人帥氣了一點,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
“演一下吧。”
達叔已經看出來宮黎對劉和偉的看好,書童已經十拿九穩,說不定還能升角。
不過他也是老油條了,文化素質可能不高,接人待物還是不錯的,面不改色繼續試鏡,不會讓這些試鏡演員白來,多一次試鏡經驗也是不錯的收獲。
關世沒有拿那些道具,就那么表演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