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實物表演?”
劉和偉在內的另外四個試鏡龍套都頗為不解,無實物表演是很基本的一種表演方式,考驗演員用自身身體反映生活實際的能力。
一些有經驗的演員,有時候也會用這樣的方式來磨煉自己的演技,但僅限于現代、有過實際體驗的事情,例如洗頭發、打掃房間什么的。
如果放在古裝里,無實物表演重視的真實性、邏輯順序性,就成了極難攻克的問題。
因為古代的東西是完全沒體驗過的,相當于得純靠想象,無形之中,大大提升了表演門檻。
而這時,關世已經站定了位置,身子稍稍躬下了一些,準備開始研墨。
宮黎眼前一亮。
現在的關世給他一種什么感覺?
內斂,不引人注意。
連站位都是那么的完美,如果將整個試鏡室當做鏡頭,關世所處的位置,就是鏡頭里最不起眼的地方,不會阻擋正角“荀彧”的發揮,也不影響鏡頭的飽滿。
不會喧賓奪主,不會亂了主次。
這是在宮黎目前看來,最亮眼的地方。
不管再怎么演,演破天了,這也就是一個書童,龍套中的龍套,配角中的配角。
漢末三國時一個階級森嚴的等級社會,書童的地位無疑是非常低微的。
可以說,從某種形式上他就是家奴的一種,不過是有文化有知識的家奴。
這樣的角色,就是要卑微,就是要不起眼。
剛才劉和偉的表演很棒,夠認真,夠投入,細節豐富,但是太張揚了。
一個人的演技達到了哪怕是飾演一個龍套,依舊能吸引人的地步,是很不錯。
但能收能放,才是演技的真正體現。
龍套你特么不能搶戲啊!
《官渡》里需要的是荀彧的書童,而不是華府的華安!
關世一個躬身,一個低頭,就能讓所有人感覺到身份的卑微,有亮點但不搶戲,足夠了。
不管怎么說,在“荀彧的書童”這一角色上,關世的表演完爆了劉和偉。
接下來,關世開始“虛空研墨”,先做了一個好像是放東西的動作,而后才是加水,繼而雙手圓旋,緩緩轉磨。
宮黎呆了呆,喃喃道:
“墨出青松煙,筆出狡兔翰...”
“這家伙,是試鏡的龍套角色嗎?”
“至于這么....認真?”
他實在不知道該怎么形容了,這是他之前都沒有意識到的問題。
“墨出青松煙,筆出狡兔翰“這一句是曹植的詩,從這句詩上來看,漢末三國時,主流用墨是松煙墨。
而以那時候的工藝,并不能直接將松煙墨直接制成墨條,只能制作成呈粒狀的小墨團。
到了需要用的時候,再將墨團放入硯中加水,用研石研磨。
這才叫“研墨”,和直接用墨條研磨區別很大。
關世表演的,正是用研石研磨的“研墨”。
這一套無實物表演得到了宮黎的認可,表現出來的演技倒是其次,關鍵的是,他看見了關世的認真,對角色的鄭重。
對待一個小書童的角色,都能用心到這種地步,為什么不能認可他呢?
劉和偉雖然也不錯,但一比之下.....相形見絀。
宮黎只稍稍猶豫了幾秒,就對著關世提議道:“想不想試試荀彧這個角色?”
話音落下,整個試鏡室安靜的落針可聞。
劉和偉:???你們大導演都分不清66和69的嗎?
達叔:???荀彧?片子里還有這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