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皇李世民要祭祀玉皇昊天上帝,祈求戰事勝利的消息,很快就在長安城傳播開來。
相比起朝堂官員覺得這樣不問蒼生問鬼神讓人擔憂,普通百姓反倒是覺得安心了不少。
天子都向天求助了,事情肯定會有所好轉。
除此之外,這件事情還引起了佛道兩家的注意,既然當今圣上會求助于上天,那未必不會求助于仙佛。
如此正是他們傳播教派的時候。
……
法明和尚行走在長安街上,眉目間隱含憂愁。
他的身邊跟著一個看起來只有七八歲的小沙彌,模樣俊秀可愛,粉雕玉琢,正瞪著大眼睛左瞧瞧右看看,滿臉都是好奇和興奮。
“師父師父,那個,那個是不是就是傳說中的糖葫蘆?”小沙彌扯著法明的衣袖指著街邊的一個攤子。
“嗯,是糖葫蘆。”法明點了點頭,感嘆道:“自金山寺至長安這一路走來,所見貧苦居多,即便是長安城外也是難民遍布,當真是苦海降世一般,卻不曾想這長安城內還能有這般光景。”
對于此時大唐的絕大多數地方來說,糖葫蘆都稱得上是奢侈品,可在長安城內卻依然有普通的商販在叫賣。
帝都氣象,當真非同尋常,這讓見過了人間疾苦的法明深有感慨。
“師父在說什么?”小沙彌撓了撓頭,一副懵懂模樣,“我怎么聽不懂啊。”
“等你長大了就懂了。”法明微笑道:“塵世如苦海,世人多愚昧,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需我輩佛法修行者來普度眾生,救苦救難。”
“如今天下亂象叢生,大師能解此番苦厄?”李恒恰好在一旁經過,聽聞法明和尚的話,便停下腳步,向他詢問。
“只須敬頌我佛如來之號,自可勸人為善,天下承平。”法明和尚神情肅穆,寶相莊嚴。
“那可否請大師上表朝廷,前往邊關,高頌你佛法號,勸突厥為善,即刻退兵?”李恒冷笑道。
“這……”法明和尚一時間啞口無言。
“若是邊關路途遙遠,大師不便前往,那可否請大師去長安城外誦念你佛法號,為難民果腹?”李恒又問道。
“這……”法明和尚沉默,雙手合十,“阿彌陀佛。”
“呵!可笑。”李恒冷眼一瞥,拂袖而去,不再理會這和尚。
“師父,我覺得剛才那個人說得有道理。”小沙彌忽然抬頭,對法明道:“我們除了會念阿彌陀佛,的確什么也不會。”
“阿彌陀佛!”法明又誦念了一聲佛號,同時捂住了小沙彌的嘴巴,“我佛有**力,大神通,但需要誠心誦念佛號才會有加持。你現在還小,以后就懂了。”
“嗚嗚?”小沙彌被捂著嘴巴,沒辦法說話,但眼里的目光還是有著濃濃的疑惑。
……
求仙拜佛是沒有回應的。
這一點,李恒已經確認過許多次,也正是這個原因,才讓他認為這個世界并沒有傳說中的仙佛。
即便這里有佛道兩教,有和尚道士,在他看來也只是尋常的古代宗教人士,是一群依靠宗教手段來俘獲人心,為特定群體提供心靈慰藉的人。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無論是以皇子的身份,還是人皇殿主持的身份,李恒從來都沒有接觸到過真正有法力的修行者。
全都只是在空口白牙地念佛求仙而已,對現實的苦難根本就沒有任何作用。
因此,李恒在聽到法明和尚滿口大慈大悲的話語之后,心里只覺虛偽至極,忍不住開口譏諷了一番。
若佛法真的那么厲害,大可以去邊關前線渡化突厥,絕對功德無量。
可惜,迄今為止,沒有一個大德高僧站出來“普度眾生”。
回到順王府,李恒喚來了侍女小環,道:“先前我讓你準備的玉石可準備好了?”
“回稟殿下,都準備好了。”小環乖巧地道:“共計九塊羊脂白玉,每塊都有九兩九錢重,都已經放在殿下您的書房里了。”
“嗯,做得很好。”李恒微笑著揉了揉小環的頭,心情好了不少,“去歇息吧。”
“謝殿下夸獎。”小環畢恭畢敬地行禮告退。
李恒來到書房,看到整齊擺放在書桌上的九塊玉石,十分滿意,暗道:“材料已經備好,接下來就需要用我的氣血來溫養,大約需要十天的時間,才能開始制作‘大稷敕命符’。”
“大稷敕命符”是他之前簽到獲得的一種十分神奇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