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論劍之前,那時南帝還未出家,三品一陽指得功夫雖然厲害無比,但他也自覺不足,于是便去天龍寺,求學六脈神劍。
天龍寺高僧便以未曾出家為由,拒絕了他的請求。
后來他雖得了五絕的名頭,但對此事確也心懷芥蒂,覺得寺中高僧雖然出家,但仍不免門戶之見,不是有道高僧。所以之后重陽真人登門求取一陽指的時候,他沒多猶豫便答應了。
這一行為也讓寺中僧人多有不滿。
后來南帝出家,寺中便有僧人以他違背祖制,怕他將六脈神劍也傳給外人為由,故意不傳他劍法。
那時一燈大師因為愧疚,心存死志,自然沒有辯解。
他在天龍寺里呆了不到三年,又搬來了桃源境內,一直到如今,也未曾見過劍譜,自然也從未修煉。
這些事情算是家族矛盾,一燈便沒有深入解釋,只道:“功法倒是還在,我未修練乃是另有情由,你也不用多問。”接著又道:“你既然有凌波微步的根基,想必這身法學起來也是水到渠成,咱們繼續吧!”
柯崇云聞言自然不在多說什么,跟著一燈大師修練起來。
其實說起來,七俠派所得的凌波微步也是殘篇,只有步法,沒有對應的身法,其身法還是朱聰韓小瑩等人自行豐富完善起來的。
不過相對與大理傳承的殘篇,七俠派的這一篇卻保留下來了修練內力的法門,可以算是正統。
柯崇云由此基礎,當真是觸類旁通,不過兩個時辰便已經將這套身法領會,配合正統的一陽指指法,施展出來,便是一燈大師也是贊嘆不已。
本來柯崇云打算早上便告辭離開,卻因為有了拜師這回事,他便在寺中又住了三日。
這兩日時間,一燈大師不僅傳授了柯崇云一陽指的功夫,也幫助柯崇云校對了《九陽神功》,指出了其中幾處不妥之處,讓柯崇云豁然開朗,接連突破了十余處關隘。
柯崇云也將七俠派的《凌波微步》交給了一燈大師,這一次一燈大師倒未推辭,直言道:“能夠再見先輩神功,我便是死也心中無憾了!”
柯崇云知道他說的不僅僅是《凌波微步》,其實還有《九陽神功》。
三日參詳下來,柯崇云如何不知道這《九陽神功》完全能夠彌補一陽指本身內力積攢緩慢的弊端。
不過柯崇云對此并未在意,天下沒有無敵的武功,只有無敵的人,若連這點自信都沒有,如何又能夠無敵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