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珙自無不可,當下點頭,靜心聽柯崇云背誦。
功法共有五千余字,不過中間有兩千多字乃是鍛骨功心法,沒有多少修改,前篇增加了三百余字的大綱,到了后面才是新創部分,內容不多,因為近似白話,所以篇幅長一些。
柯鎮惡新創的這篇內功,柯鎮惡取名叫做《九陰神功》,因為這門武功的基礎部分還是《九陰真經》中的易筋斷骨篇。
加上如今七俠派實力大盛,柯鎮惡底氣十足,所以也不需藏著噎著,所以干脆便比照《九陽神功》,以《九陰神功》相稱了。
不過這門《九陰神功》與《九陰真經》總綱中的心法卻沒什么關系。
其實柯鎮惡早有完善鍛骨功陰柔有余之弊端的念頭,不過早年因為見識有限,所以沒有什么成果,后來龍象般若功突破,他的把握才大了一些,這才嘗試著將當從皇宮中得到的回陽派功法的人道篇融入其中。
回陽派內功本來是童貫參考黃裳修編道藏時領悟的《九陰真經》而創的功法,共分三篇。第一篇為天道篇,與易筋鍛骨篇中許多真氣運行的法門都是一脈相承的,只是童貫是太監出身,內功心法中多有激進之處,正常人修練不了。
第二篇叫做人道篇,是講述真氣轉化為精血的法門。
道家功法例來講究煉精化氣,這人道篇反其道而行之,化氣為精,當真匪夷所思。
至于最后一篇,叫做回陽篇,是人道篇的一中極致的使用方法,通過將一身內力轉化為精血,讓太監的寶貝重新長出來。
其功效是柯鎮惡親眼所見,真實不虛,不過這東西對他無用。
所以老太監死后,柯鎮惡便只將人道篇抄錄了下來。
不過人道篇中所描述的功法與易筋鍛骨篇中的功法間還有許多不能相通之處,柯鎮惡想了許久,也未能解決。
直到柯崇云帶來《九陽神功》,柯鎮惡參詳數日,才有了提綱挈領的明悟,終于創下《九陰神功》
此功法從陰柔內功入門,練到后來陰極陽生,陰陽相濟,與《九陽神功》殊途同歸。
柯鎮惡自信這功夫比起原版的九陰真經內功也不遑多讓。
韓寶駒的主修內功也是鍛骨功,所以成了第一個修練柯鎮惡版《九陰神功》的人,修練之后,內力雖未見明顯提高,但力氣卻提升了不少。
這次之所以被柯鎮惡帶著一起返回七俠山,也是為了就近觀察后續效果。
柯崇云將功法背誦一遍,孟珙一邊聽著一邊揣摩,一遍聽完,便覺大有收獲,又聽了兩遍終于一字不落的記在心中,當即依法嘗試,不過半個時辰,果然感覺到體內真氣生出一絲溫潤之感。
柯崇云最后叮囑道:“這功夫是我爹初創,只有三叔在練,是否還有隱患,暫時不得而知,所以師兄修煉中若有不適,務必立馬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