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的年紀比李君緣還大,是大舅結婚時落成的,其實并不顯寒酸,只是對比隔壁左右的小洋樓有些落后罷了。
那時候為了給大舅準備結婚,外公拉了一身債務,準備給他蓋二層小洋樓。后來開支太大,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占地上做工夫,修了這座擁有四間大臥室的大平房。
“總算來啦!”
一家人下車,舅媽滿臉熱情的走過來,她身后跟著兩家姨媽人。
雖然和兩位姨媽家斷了十幾年,但不代表沒見過。
李君緣掃了幾眼,兩家姨媽、姨夫雖然不是記憶里的樣子,但依然很有辨識度,只是他們身邊的孩子完全不認識。
即便小時候是很好的玩伴,但這么多年未曾聯系,早就形同陌路。
“緣緣,叫人啊。”老媽看他像在發呆,不禁小聲介紹著幾人。
李君緣將大舅略過,不冷不熱的對其他人叫了一遍。
“進屋坐,進屋坐。”大舅連忙招呼。
堂屋很大,里面同樣重新經過裝潢,只是那些椅子有明顯的年代感,就算重新刷漆也難掩其古樸的造型。
李君緣坐下后,接過舅媽遞來的熱茶默默喝了幾口。
他知道爸媽與兩個姨媽私下里都有聯系,所以這次見面沒有像電視劇里那樣抱在一起哭成淚人,說說笑笑間,話題都聚焦在各家的孩子身上。
大舅的表情最興奮,主要原因還是自己的外甥總算答應來自己家,感覺比自己有了兒子還高興。
“哥,幺姑身邊是她小女兒,叫王梓汐,今年上高一。”
李君緣拿出手機看著表妹發來的信息,心里了然。
大姨家是個女兒,與李君緣同歲,是他的表姐。小姨媽家有個兒子,是表弟。這次見面看見的小丫頭是小姨媽后來生的女兒,是他未曾謀面的小表妹。
哦,又多了一個妹妹。
李君緣感覺心里多了某些東西,又說不出具體感受,感覺怪怪的。
隨緣吧。
以他淡然的性子,不可能一見面就和明顯疏遠的親人變得親密無間。
“我去附近轉轉。”李君緣起身說道。
“先去給你外公外婆上墳。”老爸將他叫住。
李君緣身形一頓,一下子,堂屋的氣氛變得有幾分壓抑。
尤其是大舅,表情尷尬,原本想說的話被卡在喉嚨,只能不斷干笑著:“應該的,應該的。”
外公外婆死的時候,李君緣剛上小學。
這么多年過去,兩位老人的音容笑貌早已化作記憶里的符號,其實談不上有多親厚的感情。
而對于大舅的疏遠,更多源自于小時候爸媽的言傳身教。
如今,爸媽原諒大舅,兩家重歸于好,而李君緣從小到大被爸媽塑造的觀念讓他很難適應,內心深處在抗拒。
他知道自己原不原諒大舅并不重要,只需要給自己一個臺階下,并不是不能接納大舅。
這次老爸老媽讓他一起來拜年,他也就順著這個契機試著讓自己放下。
聽見老爸提起外公外婆,他不知道為什么自己的心情突然變得有幾分沉重。
“好,我不認識路,祎然帶我去。”
“去后備箱把我準備好的幾刀黃紙和香拿出來,我們都會去。”老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