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琊郡往北,過北海郡。
一路迤邐而行,眾人到達陸上的最后一站,——東萊郡。
路途中,風平浪靜,歲月靜好。
當然,換個角度看,則是楊信非酋本色發作,再未遇上什么數風流人物,連阿貓阿狗也沒遇上一只。
但事實上,北海郡有一海內大儒,其實是很值得拜謁的。
——“經神”鄭玄。
鄭玄,字康成,乃當世儒宗,是開宗立派的經學大師。他創立“鄭學”,書百萬余言,門徒遍及天下,名動宇內。許多海內名士,諸如崔琰、國淵、郗慮、孫乾等鼎鼎大名的人物,都是他的弟子。
更何況,他早已知命,還是最頂級的命格。
——黿。
據傳,鄭玄的天賦,有“龜卜”和“大哉乾元”。
龜卜是某種預知能力。
鄭玄精通“占候”、“風角”、“隱術”、“數術”之道,十七歲時,就精準預測出某日某時某地的火災,在稟報縣府后,果然在那一天發生火災,時間地點竟分毫不差。呃,好吧,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先聲明,火不是他放的。
大哉乾元,則是講學能力。
簡而言之,——海納百川,有人……呃,有容乃大。
就如同孔子有“孔門七十二賢”一樣,鄭玄講學時,有“對癥下藥”,“量體裁衣”的特殊能力,相同的講學,落在每一名弟子的耳中,都是與眾不同的“因材施教”。
所以,他才會有那么多優秀弟子。
但楊信想了想,還是沒去拜會。
一則,沒甚交情;二則,也是更重要的原因,鄭玄門徒眾多,卻暫時沒有他需要的人才。
鄭玄的弟子,如山陽郗慮、清河崔琰、北海孫乾、汝南程秉、樂安國淵等,都是學者型或治政型人才,能謀一域,卻不能謀全局。
不說荀·我不是狗貨·你才狗貨·你全家都是狗貨·彧那樣的王佐之才,就“東阿食尸鬼”程昱那種毒士,鄭玄的弟子中也沒有。
楊信心中奇怪,也是有所猜測。
怕正是因為能“未卜先知”,鄭玄知曉天下將亂,才刻意教導出治政的弟子,便于他們避禍。
不過,很顯然,他這種避禍手段不怎么成功。
他的弟子中,郗慮構陷孔融而又殺伏皇后,遺臭萬年;崔琰說錯了話,被多疑曹所殺;還有劉琰,死得最為悲催,死于一頂薛定諤的綠帽子,臨死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綠巨人,怕是死不瞑目。
“這么看來,鄭玄即便有未卜先知的本領,也絕非萬能。”楊信喃喃道。
……
東萊郡。
黃縣。
大海就在眼前。
“這就是海?”張猛手搭涼棚,遙遙眺望。
楊黥一臉迷醉。
鮑出神情震撼。
高順一向喜怒不形于色,此刻也眉頭上揚,微微動容。
他們都是關西人士,從未見過大海,南面有些失態。
海天一色,碧波萬頃,楊信極目遠眺,也不禁心潮澎湃胸懷壯烈,只覺靈感如泉涌,只想賦詩一首,以澆胸中塊壘。
“大海啊,你全是水;駿馬啊,你四條腿~~”他搖頭晃腦,朗聲頌道。
“……”眾人沉默。
楊黥一臉鄙夷:見你面朝大海,神態莊嚴,語調鏗鏘,還以為必有什么佳作,沒想到,竟說出如此粗鄙之語。
楊信也意識到了什么:弄錯了,這根本不是古詩,換一首。
他醞釀一陣,又道:“大海兮,汝全是水,駿馬兮,汝四條腿……”
嗯,這樣就好多了。
……
不過,雖然到了海邊,他們卻沒法下海,呃,出海。
楊信一伙人數眾多,自然不可能“一葉扁舟任漂突”,靠漁民的小船是不行的,得靠海商的大船。
沒錯,如今已經有海商了。
早在前漢,瑯琊與衛氏朝鮮間的航海就往來頻繁,而時至今日,海上商路早已穩固,如北海管寧、邴原、劉政,平原王烈等人,往后也是借此而避禍遼東。
但是,楊信等人尋訪了數家海商,卻都無功而返。
——沒人愿意出海。
……
“老丈,還請行個方便。”楊黥好言相勸,“我們身負重任,著急前往遼東,價錢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