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楊信有點郁悶。
先是山賊楊奉、昌霸,又是海賊華虎,難道還真應了那句“郡兵不敢殺的人我殺,郡兵不敢管的事我管”?
更糟心的是,這些還全是“義務勞動”,最多掙點名聲,連個見義勇為的獎狀都沒一個,更不用說錢財了。何況,正經人誰當去當賊?這些家伙,個個都是窮鬼,想“爆裝備”都沒戲。
唉,我為這個力不從心的大漢,真是操碎了心……
楊信暗道。
……
一天天過去。
潮聲陣陣,海邊。
喀喀喀~~
太史慈滿臉堅毅,雙腿屈伸,雙臂舞弄,擺出一個個豪放霸道,扭曲古怪的動作,渾身筋骨劈啪作響。
他姿態雄健,渾身暴鳴不斷,竟有種“虎豹雷音”的韻味,頗為不凡。
正是一式“破釜”。
這才幾天,霸王五式中,太史慈已能一口氣演練到第四式,其天賦之可怕,令楊信深深震驚。
整套霸王五式,楊信早已傾囊相授。
對自家兄弟,他可向來不會藏私。
什么?你問徐盛?
呃,徐盛不是我兄弟。
之所以區別對待,除了交情深淺不同,更因為,太史慈的性格,就和他的字“子義”一樣,忠義無雙。他一旦選定明主,就絕不會背叛。何況,徐盛是豪強子弟,太史慈則出身平民,其實也沒什么選擇的余地。
不過,親眼見到對方的恐怖稟賦,楊信卻更想將對方捆上帶走了。
……
太史慈則心存感激。
他自然清楚霸王五式的價值。
而且,這幾日來,他每日苦練霸王五式之余,也學了許多東西,是許多聞所未聞,甚至想都不敢想的東西。
首先,楊信贈予他一匹良馬,教他騎射。
其次,則是兵法。
太史慈是識字的,“潮生箭”是家傳,而家中還傳有一部《孫子》,半部《司馬法》,他也每日誦讀。
而楊信則為他授業,講述種種兵法精要,還專門派人替他抄錄了《吳子》、《六韜》、《司馬法》等書,準備留給他自學。
甚至,對方口述了名為《三十六計》的古籍,上面全是古之戰爭案例,只聽得太史慈如癡如醉,不可自拔。
太史慈深有體會,感覺自己仿佛一株幼苗,就在這幾日里,正瘋狂汲取營養,生長壯大。
……
這幾天來,無名卒們也沒閑著,也在每日訓練,訓練沙地作戰。
因地形為沙灘,甲騎、甲士都不便戰斗,一旦陷入沙地,雙腿難以拔出,行動極為不便。故而,自高順、張猛、鮑出以下,他們盡數轉為輕裝步卒。
鮑出訓練最為刻苦,每天泡在齊胸的海水中,演練招式,一絲不茍。
泡在海水中,對他的綿長吐納也有訓練效果,鮑出天賦“擎天”,似乎又有成長跡象。也難怪,傳說中,“巨靈”為河神,泡在水中,肯定是多有裨益的。
可惜他不會水,否則練練潛水更好。
身處海邊,歲月恬淡,眾人都靜心訓練,都是各有收獲。
唯一的遺憾,是華虎一直沒有露面。
見此情形,楊信也有點喪失耐心:莫非,真的要走陸路?
在第九天,總算等來了消息。
雖然難稱是好消息,但總勝過沒有消息。
“少主,據探子回報,有數艘小船在預定地點靠岸……”楊黥稟報道,“不過,數量實在太少,有可能是前鋒,也有可能只是別的海商。”
楊信心中一動,道:“先去看看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