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我早考慮過了,能留一日,那就算一日吧。”耿臨面露苦笑,“就不說你了,我這太守之位,其實也是朝不保夕的……眼下只能顧現在,往后之事以后再說。”
楊信心情沉重,也只能報以苦笑。
“子誓,此物你拿著。”徐榮忽然遞出一冊竹簡。
“這是……”楊信看了一眼,是一本兵書。
“這本《尉繚略解》,是我多年的讀書和作戰的心得。”徐榮笑了,“我其實沒讀過多少兵書,就靠著半卷《尉繚子》,已足夠縱橫遼東。”
“多謝大人。”楊信趕忙收下。
“子誓,義守也會留下,不會前往并州。”徐榮望著楊信,神情誠懇:“我麾下部眾和義守,可都托付給你了。”
事已至此,楊信推辭不得,鄭重道,“我必盡心竭力。”
他暗暗苦笑,感覺肩頭的擔子一下重了不少!
壓力山大啊……
……
回到軍中時,楊信已是軍候了。
他將這一消息告知麾下心腹。
不同于楊信以上墳的心情上位,眾人都是歡欣鼓舞。
“阿兄,你可是當仁不讓的。”張猛滿臉矜色,大大咧咧道,“別說軍候了,就是當個中郎將,你的才干也綽綽有余。”
趙戩也中肯評價:“能接替軍候之位的,本就只有你一人。”
楊信望向徐牧,試探道:“義守,你可有想法?”
他自然擔心徐牧心存不滿。
“阿兄,我威望不足以服眾,能力也有欠缺,本就不可能接位的。”徐牧神色灑然,笑著道,“叔叔走了,阿兄你上位,我只會高興,哪會有想法?”
楊信松了口氣。
楊黥則永遠在未雨綢繆,提醒道:“少主,軍隊需重新整編才是。”
“我也是這個意思,”楊信點點頭,“我們集思廣益,擬定一套整編方案來。”
眾人連夜商議。
……
第二日,楊信馬不停蹄,著手整編部眾。
并非他急于奪權,實乃無奈之舉。
楊信若想穩定住局面,維持軍隊戰力,就必須使用熟識下屬,才能使得順手。
幾日后,整編已大體完成。
如今,楊信的麾下有兩個主力屯,屯長分別為楊黥和張猛,文陸作為張猛麾下第一隊隊率,負責輔佐張猛。
徐牧則只是一名隊率。
絕不是楊牧苛待他,相反,楊黥、張猛可都很羨慕徐牧。
因為,徐牧雖是隊率,卻屬于別部,可獨自領軍,而且還是一支輕騎隊!
他麾下五十人,盡數為輕騎兵,每一人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騎士,戰馬則來自擊敗素利的繳獲。
除此之外,九貉、張飛都是他的裨將。
故而,雖然僅有四十騎,這支輕騎隊的戰力卻相當可觀。
剩下的也是別部,鮑出領二十甲士,高順領二十甲騎(擴編),外加上二十武卒,這就是楊信的全部家底了。
整編過程還算順利。
其一,幾戰下來,楊信戰功赫赫,已頗具威望;其二,則是徐牧在此,倚仗著徐榮的余威,也能壓制一部分人。
接下來半個月,楊信隔一日就操練一次,練得尤其勤快。
須知,如今的軍隊,都是五日一操,甚至十日一操。原因很簡單,操練時要提供兵卒軍糧,其消耗可是不小。
這方面,卻是太守耿臨開了綠燈,糧草供應源源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