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卻清楚,必是趙氏族人畏懼趙忠權勢,也不敢阻攔。
“叔父的意思是,”趙戩也不答話,又道,“少主你在塞外戰功赫赫,趙烈投你,也能有個借口,可以說是想跟隨你學習兵法韜略,有朝一日出塞,為父母報仇……”
楊信點頭。
他當然清楚,“有個說法”還是次要的,更重要的原因,則是自家弘農楊氏的身份。
就是趙忠,遇上弘農楊氏這龐然大物,也得掂量掂量自家分量。
“既然如此,可讓他直接來會稽郡。”楊信點點頭,又想起一事,“不過,相隔千里,他如何過得來?”
“此事,少主大可放心。”趙戩面露微笑,“趙太守常年鎮守遼西,也是深得人心,麾下多有族人親衛。他雖然死了,自然也有忠心耿耿的部下,護送趙烈渡海前來。”
楊信聽出些門道,不由一怔:“他們已經南下了?”
趙戩點點頭:“遼西郡臨海,趙烈渡海直接前往會稽,應當會在我們之前到達會稽郡。”
“等等。”楊信哭笑不得,“這不是先斬后奏嗎?他就不怕,我不愿收下他?”
“少主,你會拒絕他嗎?”趙戩卻笑了,一臉篤定。
“呃,還真不會……”楊信很郁悶。
他還真沒法拒絕趙苞的遺孤。
當然,留著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既是趙苞的遺孤,也是讀過書的,即便稟賦平平,留在自己身邊處理案牘之事,或當個軍師也不錯。
楊信卻不知,自己是大大地小覷對方了。
而他更不知道,趙烈將會成為自己麾下一個強大箭頭組合,“三人貔貅”中的一員,領精銳戰騎“貔虎騎”橫行天下,更將成為令鮮卑人寢食難安的一場噩夢!
……
南下,到了九江郡。
“同行千里,也終須一別……”陸康滿臉含笑,拱手道,“子誓,就此別過吧!”
“可惜,不能一直跟隨在季寧先生身邊,聆聽教誨。”楊信心中略有不舍,也拱手道。
這絕不是違心之言。
陸康是一員儒將,他擅長治軍,能鼓舞士氣,懂得如何得士卒效死,也深諳地形、巧變、應對之道。
他是有些本事的。
若非如此,區區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哪能抵御孫策猛攻近兩年有余?若非如此,一個普普通通的耋耄老人,又怎能教出陸遜這樣的不世儒將?
楊信與他同行,是真的生出“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感悟,只覺所獲良多。
“季寧先生,與君相識數日,只覺勝讀十年之書。”他神情誠懇,提議道,“武陵郡蠻荒之地,盜賊橫行,又常年有武陵蠻作亂,實在不太平。不如讓我派些人護送先生,一路送到郡治?”
“不必,是真的不必。”陸康聞言,莞爾一笑,“遇上蠻夷、盜賊,我二人想要逃脫,還是輕而易舉的。此番你護送我至九江郡,已經令我很感激了。我昨夜也想了許久,才想出一個投桃報李的辦法。”
“投桃報李?”楊信聞言一怔,笑著道,“季寧先生,我助你是為公心,那是不求回報的。”
呃,真過意不去的話,給個陸遜的預售資格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