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是給你了,只是借給你騎,等你熟悉了騎術,再還給我,我再給你配一匹普通戰馬。”楊信笑容和煦,“還有,低賤之人的話就不必說,以君之才華,必不會久伏草莽的。”
“可是……”樂進還在猶豫。
“你若不收,就是連逾輝都看不上了。”楊信堵住了對方的話頭,態度強硬道。
樂進只得點頭,心中卻浮起別樣情緒。
他是平民出身,沒讀過書,身份也低微,楊信只是初與他見面,竟就如此厚待,也令樂進生出幾分效死之心。
楊信心中則暗道:解衣推食、周公吐哺這一套,我似乎是越來越得心應手了……
……
繼續南行。
而事情的經過,也經太史慈之口,一一道來。
卻是,果如楊信所料,塞外之戰的種種事跡,也自海上傳到了青州。
而太史慈尤其注意了其中一個人的名字,——張飛。此人年齡與太史慈相仿,甚至有些頑劣事跡的傳聞,卻能在塞外之戰中知天命,甚至名動天下。
他自認,自己并不遜于對方。
于是,太史慈借此說服了母親,離開青州,前往投奔楊信。
他聽到消息,楊信駐扎在高柳,于是先一路東行,準備先到濮陽,再轉道向北,前往高柳。也是在此途中,因為一些因緣際會,他認識了樂進。而經過太史慈的強烈推薦,樂進也同意隨行,隨他一同投奔。
卻不料,太史慈、樂進正要北上時,又聽到消息,楊信要南下了
于是,他們準備干脆不北上了,直接南下前往會稽,到時候再與楊信匯合。
說來也是巧,眾人居然在吳郡就撞上了。
“原來如此……”得知了的因后果,楊信微微頷首。
“少主,我來的不晚吧?”太史慈小心問道。
他有些懊惱,后悔自己沒有早些投奔對方。
如今,觀張飛、趙云、丈八擒豹等少年俊杰,都絲毫不遜于自己,卻更早投效了少主,明明是自己先認識的……
楊信聞言,啞然失笑:“不晚不晚,你來的正是時候。”
……
還是南下。
樂進訓練馬術十分刻苦,僅數日就有了成效,也換上了一匹普通的北境良馬。
楊信暫時將樂進調撥給張猛,因為張猛與其性格脾性似乎更加相投,但對樂進,他實在另有安排。
待樂進長成,他想讓樂進作為擐甲隊的主將,而鮑出為副。
至于太史慈,暫時則掛名在徐牧的麾下,日后再慢慢整編。
路途中,為了稱呼方便,楊信也分別給兩人取字,太史慈字子義,樂進則字文謙。
這自然是拾人牙慧。
……
會稽郡,上虞縣。
城外,一道身影昂然而立,幾名親衛則跟在其身旁。
正是朱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