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種明明道行足夠,卻因為配箓不妥當而陷入險境的情況也會越來越多,所以五十三代天師便將箓文刪繁去簡,變作簡單的五類,譬如盟威箓,只要是授箓弟子,掌握法壇儀軌,道行足夠,便能施展二十四品階一切法術。”
“當然,相對應的,法壇會變得更為繁瑣,儀軌禹步更是一步不能出錯,可能錯了一步,你想要施的是除魔法,施展出的就變成驅病咒,這也算對于弟子授箓要求變高。”
“但是困難也比因為發現配箓不同而落入險境要好得多。”
趙義和玄一聽得入神,反應過來:“您是說,那位道長之所以能隨意施展法咒,是因為他還遵守古代箓文體系,所以對于儀軌的要求沒有那么嚴格?”
老道人嘆道:“是啊,只是不知他此刻佩的是龍虎斬邪箓,還是都天九鳳破穢箓這種專長于斬妖除魔的箓文,不過,封土為壇,他能壘石為壇,道行和輩分定然極高。”
“好了,既是祖天師傳人,也不必再擔心,都下去吧。”
“太平道的東西,明日應該就到了。”
玄一和趙義神色一凜。
太平道之物抵達微明宗。
這意味著,即將押送此物入京,引邪道現身。
皆起身行禮退去,趙義離開時候,忍不住問道:“師叔祖,您說還有天師上清箓二十四品,那二十四品都有些什么?”
老道人抬眸,雙目于燭光之下極為幽深昏沉,面容平靜緩和,道:
“天師箓……”
“我只記得,第十一品,名為元始玉皇譜箓。”
“還有興趣聽一聽嗎?”
元始玉皇?
趙義臉色一僵,知道自己好高騖遠了些,咳嗽一聲,鄭重行禮,道:
“不聽了。”
“那啥,您老早睡,弟子告退,告退。”
………………
等到眾道人離去,老道士才嘆息一聲,再拜后將兩幅圖卷收起來,回到藏,看到那來借閱經文的年輕人仍舊還在聚精會神地看,而且看得是很基礎的道藏。
想到剛剛自家弟子跳脫,老道士一邊覺得自家晚輩礙眼,一邊對這年輕人充滿欣賞。
于是主動講解道:“此咒法壇施展繁雜,你可在平日里開壇做法,將神通封在黃符之中,雖然效力會伴隨時間不斷流逝,但是猝然臨敵,仍舊能發揮出很好的效果。”
衛淵訝然,起身行禮,道:“多謝前輩。”
老道人搖了搖頭,見衛淵背后劍匣,又道:“聽玄一說,衛館主擅長劍法,還以為是兵家武門的弟子,沒想到對我道門正一儀軌也有所掌握,聽聞館主要來借閱,老道倒是詫異。”
衛淵回答道:
“武門長于戰場廝殺,但是面對很多妖魔,法壇效果可能更大。”
老道人笑道:“原來如此。”
“我道門法壇打醮,祈風禱雨,降妖除魔,通鬼招神,三洞六科,還不知衛館主擅長哪一類?”
衛淵看了看手中道藏,只好道:“都會一點點。”
“不過,更長于降妖除魔吧。”
“……原來如此。”
老道人和衛淵閑聊數句,便即離去,稍有些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