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出門的話,弟子綁也要把你綁出去。”
“在這里坐了幾十年,該看看外面了,此生一次,也該留下文字。”
老人瞠目結舌。
最后無可奈何,看到少年顯而易見是認真,而且無比認真的時候,只好苦嘆道“丘啊,你可真是罷了罷了,仁而愛人,故而不忍后人不見大道;與朋友交而發自真心,故而不忍老夫在此自困一生。”
又看了看那少年。
嘆息道
“也是個好老師啊。”
“對于眾生,對于朋友,對于弟子,你所作所為都沒有什么錯漏。”
“我也確實是有外出的念頭了。”
“若你不遣弟子來此,我也確實會選擇老死此間。”
那面容深沉如同淵海的少年伸手往外邀請。
老人起身,想了想,又俯下身,將那一枚算籌拿起來。
上面寫的正是夫子編撰完善的周易,是其中一枚卦象。
上經初九潛龍勿用。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老人愣住,而后訝異。
少年道“夫子去世將他的牛車托付于此,我已經將青牛駕車而來,老先生,請上車吧。”外面正是能一腳踹翻子路的青牛,拉著夫子曾經坐過的牛車,老人上車,少年坐在駕馭者的位置,眼底滄桑。
“敢問,去何處”
老人說出一個地方,道“函谷關”
少年訝異“為何那里已經是秦的境地了。”
老人憐惜地看著仍舊如同少年模樣的御者,嘆息道
“你的壽命也差不多到了結束的時候了啊。”
“所以你該去那里,等待屬于你的天命了。”
少年不解。
老人撫琴高歌著
“歸去兮,歸去兮,與鳳同游之鴻鵠。”
“彼君子兮,與學與歸與同游兮。”
“鳳已去矣。”
“龍將出矣。”
“淵何不在兮淵何不歸兮”
去吧,去吧,追隨著鳳凰的鳥兒啊。
你的老師已經離去了。
還待在這里做什么呢還待在這里做什么呢
秦地的神龍已經要有出現的跡象了啊。
既然有潛龍出淵,升騰四海的卦象。
龍已現,淵怎么能不在呢
亂世將要來臨,龍已經要露出了爪牙。
你是卦象的一環,你怎么能不在呢
如此連續唱了數遍,微言大義,少年聽不懂,在易這一方面,他的才學只局限于能夠勉強聽懂這些人的大概意思,卻難以頓悟,難以領悟,但是他知道,眼前的老者,是唯一能夠真正理解夫子的人,夫子能以易推斷出未來,眼前的老人同樣可以。
他們在這些道理上的造詣遠超于自己。
自己只需要駕馭牛車即可。
故而,駕青牛,西去函谷關。
s大章二合一,字數多,主要是這段劇情很難分開,只好這樣。
求訂閱啊啊啊啊啊,流淚貓貓頭。
當我整理了夫子的年紀和對后世的影響之后,我突然明白那句萬古如長夜的原因了,直接打破文化壟斷。禮儀之邦確實來源是某個家伙寫錯字了,然后就這么傳下來了,所謂大佬的錯字要么是通假字要么是經典,我的錯字就是扣兩分jg
最初的說法是禮和義,比禮儀更為廣闊,立意也更大。
神州是禮義之邦,外遵循禮儀,內遵守大義。叫是叫錯了,但是我們內心下意識思考的其實還是按著這個解釋來的,幾乎是化入我們的思考本能了,也因此,我們形容某個島國叫做知小禮而無大義。就是來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