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的售賣繼續進行,只是賣完之后,情況超出了徐大姐的預算。
原本她自己,還有曹菊英這幾個玩得好的透過氣,幾人加起來就要買個二十幾顆的,誰能想得到,大家-平日里看著不顯山不顯水的,碰上這種檢漏的時候是真的一點都不手軟。
最后只剩下六七顆,都不夠她一個人想買的。
要知道珍珠被她們連夜挑選,分成了兩元一顆和五元一顆的,實在是不好看的,就被存起來,到時候弄到藥房里面去。
上百顆珍珠,就這樣被大家一掃而空。
大家對著四百多塊錢,嘆了一口氣,東西太好賣,早知道是這樣一個情況,她們要不昨天就自私一點留一些下來好了。
謝琳瑯失笑:“這也是好事,要是你們需要,我回頭去那邊再看看,要是發現有漏網之魚,給你們留幾顆,到時候一并做進賬本里。”
這個年代,最淳樸的就是大多數人都有一種不能占公家便宜的思想了。
其實謝琳瑯也知道,不管自己提不提,她們都會把這筆錢歸納進家屬區的。
時間飛快,又半個月的時間過去了,謝琳瑯養殖的那些動物已經可以出欄了。
一頭頭不說多肥碩,但是絕對達到可以食用的標準了。
而且謝琳瑯還從媽媽那邊得知,有一封信是胡子給自己寫的,說說來了一種白豬,就算是在海岸上也能養殖,只要費點功夫,九個月之內就能出欄,而且是對吃的沒什么要求,有一斤飼料(包括草料豆渣等)三兩肉的美稱。
謝琳瑯有點心動,這種品種,她自己是不稀罕吃的,畢竟黑豬肉那才是真的香,去年她就請求爸媽和陳清華,本地土豬一定要記得養殖,哪怕出欄晚,可人家油水多,肉香啊。
但是全民經濟就是需要快速的成長的豬,自八五年之后,這樣的豬也會逐步改善了大家的餐桌,供需關系,一向是供應多了,需求量就沒那么緊張了。
等到大家都有機會吃肉了,自己再推廣自己的黑豬養殖,那才是三年不開張,一開張吃三年的好時機。
她不求賺快錢,只求穩定,還有自己當年定下的目標,也想逐步完成。
一步一個腳印,才是她追求的。
只是不知道,沈固這邊,到底是什么時候才結束他的項目。
雖說是為國家做事,但謝琳瑯并不是那么心懷大愛的人,她的眼里心里只記得住,自家男人當初被聘請的時候,這邊說是項目有頭緒了量產了就可以不用這樣封閉式的在這邊進行工作了。
快點量產吧,謝琳瑯心道。
另一邊,紅旗大隊
紅姐為了表示感謝,帶著謝森和許安安做生意,兩人的錢是蹭蹭的賺。
但是謝家一向都喜歡悶聲發財,除了謝國居覺得自己沒什么好遮掩的,家里下面幾個小輩,那可都是悶聲發財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