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老三謝森卻接手了這些大鵝的銷路,還執意預先給爹媽將這些鵝的款項給結算了,不多,就三百多,畢竟養得不多,還留了好幾頭,因為謝國居的想法就是辛辛苦苦養了半年,要是自家人都吃不夠,樣這個也沒啥大意義,再說了,現在家里也不是那揭不開鍋就等著換錢買糧食的程度,所以就留下來三頭,一頭自家過年吃一頭送到琳瑯那邊去一頭給本地的村長。
不得不說,謝國居這忽悠,哦不是,這交朋友的能力還是沒有荒廢的,跟本地的村長還是蠻聊得來的。
所以大鵝也是要送的。
對此巧娟表示沒什么意見,因為自家男認跟村長交上朋友了,反而讓巧娟發現了一個商機。
這里的人,似乎都不研泡菜醬菜的。
也是,這里基本都是夏季,想要吃口醬菜泡菜,一年四季都找不到一季來做,只有在家里較為陰涼的地方,才能做保質期有限的腌菜,而且人家幾乎一年四季都不缺蔬菜,所以對醬菜就是比較好奇口感罷了。
這邊果蔬相對便宜,加上調料什么的她閨女總是時不時的往家里送,所以她舍得放料也童叟無欺,絕對是好品質咸菜,所以呢,巧娟嘗試著做了不同種類腌制的咸菜,去小集市上轉悠了一圈,沒想到還挺好賣的。
賺是賺得不多,她是拿的小碗,一碗足夠當一道菜的,一個人陪著饅頭稀飯或者米飯都行,絕對夠配兩三頓飯的。
她裝咸菜的壇子都是買的,用自家的電動車騎出來,還引起了別人的圍觀呢,你一碗我一碗的買得很歡樂。
這時候大家買菜用的是提籃,賣豆腐或者是兩份用碗盆,大塊肉就用紙抱著,買條魚有草繩穿過曬布提著,爆米花用竹籃子就撞上了,連大促大醬油都是自己拿瓶子,蘋果用網兜……
巧娟賣的咸菜,他們自然是有碗來賺的,畢竟小集上還有人在賣米粉賣水餃呢可以裝了帶回家。
這一趟賺了也就十來塊,卻給巧娟帶來了極大的信心,之前多少還覺得全家人來這邊討生活不現實,這房子是琳瑯特意給大家造的,現在不住也浪費,如今她和孩子她爸都有賺錢的營生,在這里住兩年也不是什么大事。
過年這一天,謝琳瑯是全家都來莊子這邊過年的,包括秀蘭也來了。
沈固不知道哪里借來的車,一家人到了家門口才停下,隨后是大包小包的下車,把巧娟給嘮叨得:“你說說你,這又不是多年不見也不是去走那親戚,偏生買那么多東西過來,不知道的還以為你賣貨呢你。”
“這不是家里人多么,給你帶吃的還嫌棄。”
“我哪是嫌棄啊,你這臭老頭少說話挑撥我們母女兩。”
謝琳瑯不接話茬,反正爹媽拌嘴,也沒有上升到動手打架的時候。
一邊說著,東西都歸置在了吃飯的前廳。
這邊除了墻角有個大飯桌,還有個平時喝喝茶或者嗑瓜子休息的小桌子,東西擺在小桌子上也差不多了。
秀蘭跟巧娟兩個人是忙活起來了,半點家務不叫謝琳瑯插手,謝琳瑯這半年說實話屬實也舒服慣了,也沒去堅持。
而是抱著閨女,聽爹和沈固還有哥哥們聊天,手里有一搭沒一搭的給她時不時剝個瓜子殼花生殼什么的,她也很注意,不叫孩子吃多了。
家里幾個孩子可沒大人那么有耐性說說一年的家長里短,鬧著要出去玩。
謝琳瑯也沒攔著,就是交代他們不要出去看人放炮仗,這可不安全。
“我們就在院子里玩。”
“對我們就在里面玩。”
謝琳瑯出去把院門關了,才回來,大過年的,人來人往加上這炮竹啥的隱患存在,別叫孩子跑出去發生點啥,全家人哭都沒地哭去。
幾人聊了一陣子,謝國居倒是提了一個還算高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