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就是奇跡
正常來說,一件武器,從設計到列裝,復議,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短則一兩年,長則十幾年。
畢竟,新式武器出來之際,很多方面不夠成熟,必須經過無數的實驗,缺點才能顯現出來,專家們才能對癥下藥,進行修正與改造。
只有經過不斷的改造,確保瑕疵少之又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計的時候,武器才能進入量產階段。
為什么要這么謹慎因為任何一名戰士都是國家寶貴的財富。
在戰場之上,如果由于武器的問題,讓戰士斷送了性命,這是一件非常痛心的事情。
武器應該是助力,而不是累贅。
陳凌就是經歷了海戰,眼睜睜看著267名官兵壯烈犧牲,吸取了血一般的教訓,才花了那么多時間在研究上,希望能改造武器,杜絕這樣的情況發生。
很顯然,他做到了,這架新式武裝直升機強悍無比
正是因為這架新式武裝直升機的強大,直接繞開了試驗的流程,立刻就要進入量產階段。
當然,這離不開陳凌的努力。
如果這次作戰,陳凌沒有完勝,估計這架新式武裝直升機不會那么快投入使用。
在場的專家都看過陳凌開著直升機作戰的視頻,確認了這架新式武裝直升機的強悍。
開玩笑,如果這樣都不強悍的話,還有什么直升機配得上強悍兩個字
這架新式武裝直升機組裝出來后,立刻投入了高強度的實戰之中。
那可是真正的生死搏殺
一打三,面對三枚導彈的轟擊,陳凌卻開著這架新式武裝直升機,超低空飛行,完美地避開對方的導彈,還先行一步發現對方直升機的位置,并趁此機會,用天燕90擊落對方一架直升機。
接著,對方惱羞成怒,同時發射兩枚毒刺以及兩枚西北風。
這些玩意可不好惹威力可怕至極,陳凌一旦被射中,絕對瞬間就機毀人亡。
但是,他們通過視頻看得出來,面對來勢洶洶的四枚導彈,陳凌非常淡定,竟然還加速沖過去,找準時機,分別攔截,完美地攔截下來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有一個環節,直升機不給力,陳凌肯定回不來。
因為,在躲避與攔截的過程中,陳凌使出了橫滾等特技,還多次猛然拉升與下降,要是直升機承受不住壓力,分分鐘會失衡,甚至直接解體。
整個作戰過程,可以用驚心動魄來形容
最后,陳凌憑借高超的駕駛技術,精準的判斷能力,取得了戰斗的勝利。
而這架武裝直升機除了表面有些損耗之外,其他地方幾乎都是完好無損
這說明了什么說明這架新式武裝直升機已經沒有任何問題,可以立刻投入量產,列裝到各大部門中去。
等到所有的專家檢查以及匯報情況完畢后,一名專家帶頭道“各位,我認為,這架新式武裝直升機投入量產,完全沒問題,你們覺得呢”
這話一出,在場的專家都開始表態起來。
“說得沒錯,各方面的數據實在太完美了,可以直接量產。”
“我也同意,完全沒問題。”
“是啊,這是當今最完美的武裝直升機,還猶豫什么必須立刻量產。”
“我也贊同,抓緊時間量產,看能不能弄出其他方面東西來”
“沒問題”
“附議”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