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波濤衛士解散的時候。
沒人會放手自己的權利,權利越大越是如此。
為了維持自己的存在,也為了繼續讓各國提供波濤衛士賴以生存的軍費,他們想了一個非常絕的辦法。
那就是養著海盜,自己打。
如果說波濤衛士剛開始接手防御工作的時候,他們是在真正的打海盜,那么現在整個位面所有的海盜基本都在波濤衛士的控制之下。
如果海盜搶的太狠了,呼聲越來越高,波濤衛士就擺一場大戲,去剿滅一兩個海盜團平息矛盾,平時則養著這些威脅,好把威脅,轉化為讓各國交錢的動力。
普通的波濤衛士成員和海盜肯定不知道上層其實是一丘之貉,用他們的血,換來雙方的利益均分。
這一計劃執行的很隱秘,但利莫里亞的諸國也不是傻子。
軍費年年增加,大把大把的錢撒出去,海盜卻仍然無法完全澆滅干凈,是個人都覺得這里面有問題。
好好一琢磨這其中的利害關系,自然就知道幕后有波濤衛士在搞鬼。
問題是,沒有證據,也沒人敢提出來。
直到米蘭達橫空出世。
她明面上說是追海盜,實際上的打算加拉赫知道的清清楚楚,各國聽說這件事的領導層一琢磨,也明白這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也紛紛派了代表跟上。
在米蘭達牽頭的這次任務中,這些‘觀眾’看見海盜與波濤衛士沆瀣一氣,這就是事實大于雄辯的鐵證。
各國也可順勢借題發揮,紛紛撤走提供給波濤衛士的資金、資源和人力。
這就像一層窗戶紙,你不去戳它,大家就當它是混凝土墻,哪怕看到了對面的情況,也裝作看不見。
但戳破了,那就另說了。
不論如何,一旦米蘭達成功,波濤衛士就會被解散,乃至會因為與海盜勾結被送上絞刑架。
加拉赫可不想成為最后一個波濤衛士的最高指揮官,而且這事兒也不是沒有回轉的余地。
米蘭達已經進了加雷特聯邦,以加拉赫對維爾德的了解,那條狡猾的老狐貍肯定不會放過這種好機會。
加雷特聯邦出兵協助是板上釘釘的,哪怕米蘭達不要,維爾德也肯定會派人‘見證’作為解散波濤衛士的證據。
這事兒難搞就難搞在,波濤衛士不可能調動自己的艦隊去對付米蘭達,人家現在的聲望如日中天,就算給她按一個莫須有的罪名,也不會有人相信。
毫無理由對一個既有名望的人痛下殺手,這也同樣落了別人的下懷,早就想擺脫波濤衛士的諸國不會放過這種好機會。
也正因如此,加拉赫才召集了另一批海盜,在米蘭達必經之路上埋伏,試試能不能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