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當溫特斯被關進馬車那一刻,內德·史密斯元帥的遺愿實現了。
只不過是用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并且是出于同內德元帥的初衷完全相反的目的。
當溫特斯得知自己身在諸王堡的時候,維內塔籍畢業生被送往帕拉圖共和國的消息也傳回了海藍。
聯省軍方的這一舉動荒誕、滑稽、莫名其妙、甚至……幼稚。
他們為什么要這么干?這是橫亙在所有維內塔軍政人員心中的疑問。
他們憑什么這么干?這是涌現在所有得知此事的維內塔人心中的怒火。
但是事情已經發生了,首先還是得解決問題。
“這件事還真的有點復雜。”安德羅上校抽著悶煙說:“不是很好解決。”
維內塔陸軍總部王座廳內煙霧繚繞,一年前對于塔尼里亞的戰爭方案就是在這里被拍板。
一年后,維內塔陸軍的高層們又聚在了這里。但卻是在討論一批少尉的職業生涯,不禁讓與會的軍官們有了一種黑色幽默的感覺。
“這有什么難辦的?”會議室里的另一名軍官很不解:“他們把人送到帕拉圖,我們再把人接回來不就行了?”
安德羅上校看了提問者一眼,不耐煩地說:“他們不是被送到帕拉圖,他們是被‘分配’到了帕拉圖,懂嗎?分配!軍籍都跟著過去了!今年畢業的孩子們現在已經是隸屬于帕拉圖共和國的正式軍官了!”
“啊?憑什么把我們維內塔人分配到高原去?”提問者大驚失色。
安德羅嘆了口氣,只得仔細解釋了一遍其中的緣由。
陸軍軍官學院憑什么把維內塔人分配到高原去?
從程序上來說,陸軍軍官學院還真的就有權把維內塔畢業生分配到帕拉圖共和國去。
因為陸軍軍官學院軍校生的軍籍不在諸共和國,而是在塞納斯聯盟。
以溫特斯為例,他在陸軍幼年學校和陸軍預科學校就讀時,身份仍然是普通公民。直到被陸軍軍官學院錄取后,他才開始擁有軍籍,成為真正的軍人,軍銜列兵。
因此溫特斯雖然出身于維內塔,但軍校就讀期間他的軍籍不在維內塔共和國,而在陸軍軍官學院,他的檔案也由軍校檔案處保管。
陸軍軍官學院又掛靠在聯盟陸軍總部上……
換而言之,軍校生不是“諸共和國的軍人”,而是“聯盟的軍人”。
在軍校生被分配到諸共和國之前,聯盟陸軍對他們擁有絕對而完全的人事權。
問題就出現在這個“分配”上。
“從哪來,回哪去。”這是自內德元帥創校伊始執行了近三十年的規則,從未出過差錯。
維內塔學員回維內塔,聯省學員留在聯省,大家涇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
可問題在于內德元帥還在校章里保留了“條件允許時應當不因畢業學員的籍貫合理分配他們的去向”的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