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彼得怯生生地問:“還有別的彼得·布萊克嗎?”
“有。”溫特斯輕哼一聲:“有的是。年齡?”
“什么?”
“你多大?!”
“三十一。”
“家里有地嗎?”
“沒有,我給克瓦老爺種地。”
“結婚了嗎?”
“沒有。”
“那你也沒有孩子,對吧?”
“沒有。”
“父親、母親,還在嗎?”
彼得的鼻子發酸:“都不在了。”
“節哀。”溫特斯嘆了口氣:“好好活著,會有活路的。”
彼得不明所以,愣愣地點頭。
溫特斯又拿出一塊小木牌,在上面寫下[清風鎮、石壁村的彼得·布萊克],遞給對方。
“這上面是你的名字,以后要憑這個領吃的。”溫特斯指了指身后:“去那邊,把這個給那人看,去清風鎮的營地。”
彼得還沒有反應過來,他傻站在原地。
“過去!”溫特斯不自覺瞪起眼睛。
這下彼得懂了,他跑向前面。
他忍不住掏出小木牌看,上面有一行字母,還有一串數字。
“這就是我的名字?”彼得心想,有人教過他認名字,但他總是記不住。
沒往前跑幾步,他便被另一名士兵攔下。
對方蠻橫地搶過他的木牌,看了一下,又粗暴地塞回給他。
“清風鎮的!去最南邊那片營區!”士兵粗聲粗氣地告誡道:“走錯可是要吃鞭子!”
清風鎮、石壁村的彼得·布萊克一直走到最南邊。
再次被檢查木牌后,負責把門的士兵放他進入了清風鎮營區,還塞給他一大塊黑面包。
在營區里,他意外見到了他的同鄉——另一位彼得。
在此之前,他甚至不知道這個人稱“魚眼彼得”的同鄉也在流民營地里。
“你叫啥彼得?”魚眼搶著問,他高興地說:“大人說魚眼難聽又拗口。所以我現在不叫魚眼,叫彼得·費雪[Fisher]啦!”
“我現在叫……彼得·布萊克。”彼得·布萊克略帶自豪地回答。
在另一邊,又一個農夫來到溫特斯面前。
“叫什么?”溫特斯頭也不抬的問。
“彼得。”農夫小聲回答。
溫特斯的胸腔最深處傳出一聲呻吟,他的頭更疼了。
……
必須分開流民,絕不能讓他們扎堆,這是六人團的一致看法。
對于流民而言,數量就是勇氣。
一個災民可能膽小怕事,但一百個災民敢洗劫村莊,而一萬個災民就能擄掠城市。
必須要把流民分開,但是又不能分得太散碎,否則不便管理。
按照出身地劃為十六個分營,就成為最合理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