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成年農夫拉著一截原木滾子,走在播種者后面。
滾子碾過的農田變得平整,種子被卷進土里,土壤則被適當壓緊,便于日后的收割。
幾位提著水壺的婦人在最后,她們不時地彎下腰,給撒過麥種的地方澆水。麥種嘗到水,才會發芽生根。
澆水也是個耐心細致的活,多澆不行、漏澆也不行,所以交給女人們來做。
兩匹馬、一副犁還有一群勤勞的人在原野上緩緩推進,麥種就這樣被播撒下去。
比起荒涼寂寥的大地,種子很渺小。但它是生命,而生命能夠成長。終有一日渺小的種子將以黃金般的身軀挺立在大地上,并孕育出新的生命。
到那時,這片死寂的曠野也將化為金色的海洋。
農場的圍欄上坐著三個男人,入神地望著這平凡而恢弘的一幕。
三人從左到右依次是巴德、溫特斯和小獅子。
“你們知道世界上最容易種的莊稼是什么嗎?”巴德忽地開口問。
“黑麥?”小獅子好奇的問。
“不,是人。”巴德輕輕嘆息:“[你們要生養眾多,在地上昌盛繁茂]。人這種莊稼,撒到地里不去管,它也會頑強地生長下去。”
溫特斯和小獅子咀嚼著這句話,陷入沉思。
“新墾地軍團耽誤了我們太久時間。”巴德感慨地說:“根本來不及好好整治田地。眼下要盡可能快耕、廣種,也就顧不得精細。”
“這還不精細?有前鋒、有中軍、有后衛,如同是在行軍打仗。”溫特斯給出極高的評價:“比殺豬還有意思。”
“正常種地不會這樣種,都是一次只干一樣活。先翻地,細致一點要翻三次。再耙地、播種、鎮壓。最后澆蒙頭水。”巴德耐心解釋:“現在趕時間,人力又充裕,才能這樣干。”
溫特斯回到狼鎮,巴德便帶他來農場看看成果。
溫特斯附近有幾名農夫,正在掘土挖溝。
目光所及之處,還能看到另外三套犁車。都在很遠的地方,小得像地上爬的螞蟻,但它們也在緩慢而堅定地前進著。
[第一豐收農場],序號“第一”由巴德編制,名字“豐收”則是流民們自己所起,承載著他們最深切的期盼。
“那是在干什么?”溫特斯看向近處的掘土者
“挖排水渠,防止農田澇水。”
挖排水渠的農夫手里多是木具,鐵器只有一把鎬、一把鍬,有人甚至拿著牛胛骨——當锨用。
溫特斯嘆了口氣:“要是能有更多的鐵家伙就好了。”
“所以你又給我送來三十輛重犁車?”巴德似笑非笑。
“我不是還帶來一百把斧頭嗎?”溫特斯臉頰微微發燙:“鍛爐鄉那邊還有條鐵,現在是鐵匠不夠用。與其回爐重鑄費時費力,不如直接造新的。再說造都造了,熔掉太可惜。今年用不上就留著明年用,反正犁這東西早晚都能派上用場……”
巴德輕輕點頭,一言不發。
溫特斯愈發心虛:“我正在想辦法重新啟用鐵峰礦。放心,鎬會有的,鏟子也會有的。到時候一人發兩把,扔一把留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