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波攻勢,泰赤勢在必得。
也正如泰赤所料想的那樣,徒涉場的守軍雖然頑強,但是人馬太少、顧此失彼。
甚至包抄的奇兵還沒趕到,防守徒涉場的兩腿人就已然潰敗。
但是[杰拉德的巴德]恐怕不會同意“潰敗”這個說法。
特爾敦人來勢洶洶,巴德便依照原定計劃組織部下有序撤退。
之前的傷員天亮前已先行撤離,巴德親自率領大部分民兵和新添的傷員退往東北邊的曠野。
剩余民兵則由安格魯率領,斷后。
特爾敦人突入營地之后,安格魯引火焚燒工事和沿岸樹林,帶著他的騎隊載著不會騎馬的民兵,沿著道路奔向小石鎮方向。
這個時候,昨晚就抵達戰場的溫特斯在干什么?
他在殺人。
“騎矛!”溫特斯向后伸出手。
原本拿著短標槍的夏爾立即解下騎矛,默契地遞到溫特斯手里。
溫特斯舉起騎矛,猛地向下一揮,矛頭上的燕尾旗獵獵作響:“推他們下河!”
他的吼聲回蕩在山林和河面。
號手吹響進攻的旋律,各步兵連隊的小軍鼓隨之敲響。
戰士們平端長矛,踏著急促的鼓點,大步壓向敵人。
連接徒涉場和小石鎮的道路,是一條被土崖與滂沱河夾住的狹路,“山河表里”說得便是此等地形。
就在這條最寬處不到三十米,最窄處不到十米的狹路上,意圖迂回包抄的三支特爾敦百騎隊迎來了他們的末日。
戰況好似小巷抓賊。
堵在南邊的是駐扎在小石鎮的第五連,堵在北邊的是溫特斯親率的第六連。
還沒死的特爾敦蠻子被困在河水、土崖和兩座長矛森林中間,活動空間越來越小。
困獸猶斗,特爾敦蠻子三番五次沖擊第五連和第六連的陣線,均以失敗告終——溫特斯的戰士,可不是幾個敢死的特爾敦人就能撼動的。
最前排的軍士、十夫長身披甲胄,特爾敦人的弓箭也難以傷到他們。
一些絕望的特爾敦人撲向滂沱河,想要蹈水回到西岸。
其他特爾敦人卻是無論如何也不愿意下水,他們就是泅渡到東岸,浸在冰冷刺骨的河水里的滋味沒人想再品嘗一次。
況且來的時候就已經有不少特爾敦人溺死。現在再游回去?還不如死在利刃下得個痛快!
還有特爾敦蠻子心一橫,干脆拋棄戰馬,攀上道路東側的土崖,逃進山林。
溫特斯看著慌不擇路的特爾敦人往河里跳、向土崖上爬,回頭給軍號手下達指令:“沖鋒步法。”
軍號手先是微微發愣,很快回過神來,鼓起腮幫、滿臉漲紅,吹響另一段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