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領紅包】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睡覺去吧。”巴德把大衣遞給溫特斯:“我守著這里。”
溫特斯本要說什么,轉念一想,抱起大衣走向帳篷里間。
他打定主意說道:“總之以不變應萬變。不管特爾敦人在搞什么鬼,只要口子扎緊,就趕特爾敦人出來!”
巴德望著溫特斯的背影,又環顧指揮所,眼神有些復雜。
這座指揮所只有四頂帳篷,可謂簡陋至極。但是此時此刻,它發布的命令調度著上萬人的行動,做出的決策關乎鐵峰郡的生死。
毫不夸張地說,這四頂帳篷就是鐵峰郡軍的大腦和核心。
可它卻面臨著嚴重的人力短缺:能讀會寫的文員兩只手就能數出來,受過專門訓練的職業軍人除了溫特斯和巴德更是一個沒有。
之所以鐵峰郡軍隊尚能正常運轉、沒出大亂子,完全是因為所有東西都裝在溫特斯的腦海中,憑著溫特斯的腦力在計算。
“這樣下去不行。”巴德驀地開口:“你需要助手。”
“你不是來了嗎?”溫特斯展開行軍床,慢悠悠回答。
“很多助手,很多很多助手。”
“是啊。”溫特斯重重躺下,很快就睡著了。
而巴德拿起紙筆,憑借記憶開始撰寫一份名單。
……
中鐵峰郡,第三道防線。
四名壯實農夫正在使用一臺打樁機。
四人喊著號子扳動轉輪,明明已是寒風凜冽的冬季,他們卻干得汗流浹背。
轉輪的軸上纏著粗大繩索,繩索另一端系著一塊大石。轉輪收緊繩索,大石也被緩緩拉起。
石頭被抬升一段距離之后,農夫們砸開卡筍。
大石猛地下墜,重重砸在木樁上。
這個過程不斷重復,只用了六七下,便將一根四米長的原木打進地里,地上只露出兩米左右的木樁。
木樁打好,農夫們便不再管它。
另有一些農夫走到打樁機旁邊,十幾人齊心協力把這架簡陋的機械搬動兩步。
然后換上另一組農夫,開始打另一根木樁。
西南方向,一座山坡的背后,泰赤窺視著遠處簡陋但是高效的機械,臉色發青。
在他目光所及之處,至少有八架打樁機正在同時施工。
一根一根木樁打下來,山谷里已經樹起一連串間距兩步左右的“木樁墻”。
巴德的到來給了溫特斯短暫的休息時間,與此同時,泰赤則帶領親衛穿越森林,抵近探查敵情。
在三百步的距離上,泰赤終于看清對方是如何“一夜筑城”:
先打木樁,之后將柳筐似的東西套在木樁上;
在木樁前方取土,往柳筐里填;
一個筐填滿土,再套上另一個新筐;
如同木簽串肉,木樁一連被套上六個筐;前四個筐先套再填土,后兩個筐先填土再套;
木樁之間的寬大空隙被裝滿土的柳筐填充,兩腿人再將浮土蓋在墻體外面,使其渾然一體,看不出里面的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