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民兵訓練程度極為有限,所以鐵峰郡軍各連、營的陣型并非常備軍慣用的“方陣”,而是更接近于古典時代的“橫陣”。
即120人的連隊布置為[15列][8排]的形式,每個營的四個連并列,
總計480人的營展開成[60X8]的陣型,營級橫陣的兩側使用拒馬和柵欄保護。
作戰時所有人面朝同一方向站立,全部行動都跟著軍旗走。
8排縱深對于民兵而言顯然有些單薄,但是溫特斯需要盡可能占據寬度。
因為戰場的總寬度接近一公里,比起正面被突破,被迂回更加致命。
況且臨時征召的民兵也不可能執行古帝國軍團的輪轉戰術,接戰之后只會發生兩種情況:“一擁而上”和“一哄而散”,縱深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
內外夾擊之下,最先接敵的[小石鎮第四連]幾乎是一觸即潰。
一路長途跋涉至此的民兵,沒人從一開始就打算逃跑——要逃何必等到現在?
仇恨、權威、欲望……他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動機踏入戰場。沒人是“普通”的,每個人的悲歡離合如能整理成文字,都將是一本厚重的史詩。
但是身處戰場的巨型漩渦,他們又是極端的渺小和無力。
先是一點崩潰,然后是連,緊接著是營。
特爾敦騎兵用彎刀和長矛驅趕潰軍逃向相鄰的營,但是他們很快遭遇到第一層阻礙——營與營之間的柵欄和木樁。
……
左翼,第二道戰線。
目睹地獄降臨人世,猴子和道格掌心發涼、四肢癱軟。
兩條戰線的前方都挖有一道壕溝。
潰兵先是逃向東、西兩側,被柵欄和木樁阻攔。于是逃向后方,又在第二道壕溝邊緣頓足。
接連有慌不擇路的潰兵直接跳進壕溝。
獰笑的蠻人高舉彎刀劈下,站在壕溝前哭喊求救的年輕人的頭骨癟了一塊,瞬間失去力氣。
猴子眼睜睜看著比他還小的孩子的尸體掉進壕溝,心跳也跟著停了一拍。
軍士[魯西榮]面無表情,似乎完全沒有被觸動。他挽開長弓,一箭射進獰笑蠻人的腮幫:“搬開拒馬!”
蠻人墜馬,還沒死透。老軍士開弓搭箭,不知為何轉身射向另一個蠻人。
猴子咽了口唾沫,不敢再看。
挖掘壕溝的時候,連長特意命令每隔二十米留出兩米不挖作為通道,要能容三人、兩馬并行。
通道的入口用拒馬和鹿砦堵著,進入戰線后兩側還有柵欄的約束,直達戰陣的最后方。
輕步兵就是通過它們在戰陣中移動,食物和飲水也是通過它們送到各營。
把守通道的民兵撤掉阻礙物,潰兵終于找到生路,發狂般涌向通道。
一前一后兩條戰線相隔五十米列陣。短短五十米,就是生和死的距離。
蠻人在兩道壕溝之間肆意殺戮,逃得慢的潰兵接連慘死。
通道的入口,人和人互相擠壓,不斷有被壓迫者發出慘叫,不斷有潰兵被擠進壕溝。
人群的后方,蠻人正在揮舞彎刀瘋狂砍殺。
“拿起武器!”猴子聽到連長在咆哮:“沖擊本陣的潰兵格殺勿論!”
他又聽見連長憤怒大罵:“輕兵在哪里?媽的!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