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地商人們不遠萬里,艱難跋涉來到帕拉圖,先從牧民手中收購羊毛,再從貴族手中買木做舟。最后,他們駕駛著滿載羊毛的大船順著燼流江一路向東,直抵內海,回到山前地。
羊毛會被送進紡織工坊。船只會被拆解,當作木材賣掉。
商人們算明利潤、還清欠債,便帶著本錢再次前往帕拉圖,邁入新一年的旅途。
這種循環貿易,被稱為“買舟東下”,不知有多少商人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奔波在[山前地-帕拉圖]之間。
源源不斷的羊毛喂飽了山前地的毛紡織業,毛紡織業的興盛產生更多對羊毛的需求。
在海藍、百花城等維內塔商業城邦壟斷內海貿易的年代,山前地的各城市正是憑借毛紡織業掙到第一桶金,并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不斷積累財富。
說來有趣,因為轉口貿易被維內塔人牢牢控制著,山前地的商人想要做大做強,就不得不另辟蹊徑。
萬般無奈之下,山前地商人開辟出了一條“工場手工業與商業結合”的發展路線。
他們往往既是工坊主,又是貿易商。而且因為有共同的敵人,山前地的商人遠比維內塔諸城邦的商人團結。
不過體量畢竟相差巨大,如果沒什么意外,山前地將繼續被維內塔諸城邦壓制,在萬年老二的位置不上不下。
然而命運女神給了山前地一個機會,踏入黃金時代的維內塔諸城邦仿佛自認無所不能,然后諸城邦不約而同開啟一項決議——爭霸。
維內塔諸城邦混戰不休,堡壘攻防技術也在此期間大跨步式發展,山前地則迎來了美好的春天。
等到城邦戰爭結束,勝利者——尊貴的海藍共和國——震驚地發現,原本唯唯諾諾的山前地商人早已一躍成為巨型鯊魚,將原本維內塔商人獨占的內海貿易撕扯下大半。
維內塔諸城邦衰落了,而山前地正式邁入黃金年代。
在那個時候——也就是半個世紀以前,山前地公爵領是全帝國最富庶的土地,是皇帝的權杖上最奪目的鉆石。
論面積,山前地公爵領簡直微不足道。可就是這塊小小的三角洲,卻提供了帝國每年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稅收。
不過,接下來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
主權戰爭爆發了,這次輪到山前地——也就是聯省共和國——被打成赤地。
山前地人的百年積累,盡數化為戰火的燃料。
同一時間,維內塔諸城邦在干什么?
答:維內塔人在圍觀,順便發了一筆橫財。
大批聯省的平民和貴族為了躲避戰亂,舉家逃往維內塔——帶著財富、技術和人力。
當內德·史密斯和屠夫公爵在聯省血腥拉鋸時,維內塔的毛紡織業蓬勃發展起來。
聯省人所謂的“聯省每打一次仗,維內塔就暴富一次”說得就是這段歷史。
總而言之,主權戰爭結束以后,毛紡織業不再是聯省人壟斷的產業,新生的維內塔共和國已然可以與聯省平分秋色。
維內塔與聯省,這對戰友與敵人的競爭也一直持續到今天。
……
可以上種種與溫特斯有什么關系?
其實還真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