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小伙子和溫特斯年紀差不多,和施米德少說差四十歲。兒子?老鐵匠給他當爺爺都足夠。
“那您還真是……老當益壯。”溫特斯笑著問:“那您有幾個兒子?”
老鐵匠比出一個手勢,豪氣沖天地回答:“七個!”
溫特斯頷首致敬,又問:“每個兒子都有一座鍛爐?”
“當然。”施米德老人微微嘆氣:“辛苦積攢一輩子,不都是為他們。”
“您的七座鍛爐都已經分給了您的兒子們?”
“是八座,還有我的一座。”施米德略帶遺憾地補充:“其他兒子都已經是合格的鍛爐之主,他們爐火熊熊,不用我操心。除了這個小兒子,他還差點鍛煉。”
“真是一份不得了的家業!”禮節性地贊美過后,溫特斯追問:“但您為什么不把八座鍛爐合到一起,組成一座更大的工坊?”
“兒子長大,自然要分家。”施米德理所應當地反問:“合到一切?難道不分家產給他們?”
“很多辦法,譬如分割出不同份額的股份。”
施米德啞然失笑,打趣地說:“也許在帝國可以。不過在蒙塔領,我要是那樣做,人人都會笑話我是個一毛不拔的吝嗇鬼,甚至不愿意把財產分給兒子。就像現在這樣,讓他們自己管自己的鍛爐,不是也很好。”
“是,您說的有道理。”溫特斯淡淡地笑著。
卡曼在心里翻了個白眼:因為一般溫特斯露出這種笑容時,實際是在說“你錯了,但我懶得糾正你”。
幾句話的時間,施米德的小兒子走出工坊,又帶回兩根鐵棍。
乍看之下,三根鐵棍沒有任何區別,但是放到一起時就會發現,后面拿出的兩根鐵棍,一根粗一點、一根細一點。
小施米德重復上油、檢驗的流程。
這次,即使是對槍械和鐵匠活一竅不通的卡曼,也看懂了原理:粗一點的鐵棍即使用油潤滑,也完全放不進膛孔;細一點的鐵棍則可以毫無阻滯地插進槍管。
兩次校驗,就能確認槍管不僅筆直,而且內徑變化在可以容許的范圍內。
看過二次檢驗,溫特斯點點頭,再沒看貨架上的火槍一眼,毫不留戀地詢問:“可否帶我去看看刀劍?”
一行人走向刀劍工坊的時候,卡曼低聲問溫特斯:“[舊語]你什么時候成了‘行家’?”
溫特斯眨了眨眼睛,輕松地回答:“[舊語]跟貝里昂現學的。在鋼堡,不是行家就要挨欺負。”
“[舊語]還有……你剛才笑什么?”
“[舊語]嗯?”
“[舊語]鍛爐的事情。”
溫特斯看著卡曼,嘴角浮現一絲笑意,微微搖頭:“[舊語]說來復雜,回去再和你解釋。”
鍛造刀劍的工坊就在火槍工坊隔壁,兩座工坊都歸施米德所有,只是中間用一堵矮墻分開。
穿過一道虛掩的木門,就到了施米德刀劍工坊。
刀劍工坊的布局與火槍工坊類似:熔爐、鍛錘、鐵砧。只是面積更小些,因為沒有火槍作坊里那些掛著巨大飛輪的鉆床。
測試刀劍的方法更簡單,驗槍溫特斯或許是假行家,但關于刀劍溫特斯是貨真價實的行家里手。
他先目視檢驗劍條是否筆直,然后下壓劍條,測試劍條是否具備足夠的韌性、受力彎曲后是否能正常回彈。
最后的步驟最關鍵也最粗暴,直接用未開刃的劍條劈砍球形鐵砧。如果劍條有暗傷裂紋,這一步就會變形乃至折斷。
溫特斯還是用眼神讓卡曼隨機挑出十根劍條,不過檢驗是由他親自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