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雷軍敢在聯盟會議上替方年夸下海口的底氣。
這也是方年創立前沿半年多時間里,悄沒聲建立起的高校人脈資源網……
…………
…………
8月3日,農歷六月二十三。
五點多,太陽剛剛升起來點,方年一家便都起床了。
簡單吃了個早餐。
路虎跟桑塔納一前一后開出院子,分去大坪跟維南。
因為正值盛夏,就算提前知道哪天上梁要擺酒席,都不能提前去買菜。
原因不太復雜。
新屋在原來的老宅位置推倒重建的,周圍基本都是類似的土磚瓦房。
內部電路帶不起冰箱這種大件,就只能現買食材。
連林平陽家里都沒買冰箱,雖然主要原因是沒必要。
額外的原因是,林平陽有大車,方正國有小車,林鳳還把方年給叫回來了,就不擔心。
林鳳是跟著方年去的。
畢竟是大件采購,不算簡單。
前前后后花了一個多點,才采購齊全。
方年輕車熟路的開著車去往外婆家,就有發現最后那一段小路已經被填平了。
然后看到了一棟眼熟的普通民宅小院。
沒搞別墅形式,甚至都沒起高層,只是平層加頂蓋。
不過能很明顯的看出來,樣式上有別于附近的建筑。
畢竟是方年親自確定的圖紙……
周遭很熱鬧,蓋房的師傅們已經開工了——雖然今天上梁,但還有基本工作得施工。
又是暑假,還有小孩在現場打鬧。
林南跟林荔也從鵬城趕了回來,雖然才剛剛八點,但這個點最不熱,所以人挺多的。
方年外婆這邊的鄰里三四還是很多的。
好片刻后,方年才在人群中看到老人。
“年寶,你也回來了。”老人見到方年就笑了起來。
方年笑著點頭:“昨天下午回來的。”
“……”
跟林南、林荔打了個招呼,一行人便繞過新屋去了后面。
酒席是借鄰居們的地方擺,一應事務都在這邊。
“哦呦,外甥來了?”有附近的鄰里招呼了聲。
按輩分和親疏關系,方年得喊聲舅舅。
“怕是很久不見了,都不認得了。”
“現在的年輕人長得快呢!”
“是叫方年吧,上大學了?”
“人家可是復旦大學的學生!”
“哦呦!”
“聽說很有才華!靠寫書就能掙錢!”
“這小年輕硬是長得好!”
“確實!”
“還是開車來的,說是輛好車。”
“叫什么路的……”
“嘖嘖~”
“……”
夸贊的話雖然多,但更多的是艷羨。
林平陽沒有搶方年功勞的意思,老人更不會瞞著。
所以熟悉的鄰里三四都知道這套房子是方年出資的。
聽著這些夸贊的話,最開心的莫過于老人自己……
…………
隨著時間的推移,各處到來的人越來越多。
因為林平陽也好,老人自己也好,兩家總計得有20年沒擺酒席了。
這二十年里年年月月都有人情出去。
自然而然,來吃酒的人會很多。
除此之外,老人的兄弟姐妹都有攜帶孫子孫女過來。
還不到十一點,周遭的喧囂就已然掀天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