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老方家去年過火時都要熱鬧。
至于老方家沒擺酒席的上梁,就更不用說了。
總之,光是煙花爆竹的規模就大了將近十倍。
像老人這個年紀,幾乎沒可能蓋新屋,所以哪怕是為了表面風光,方年也不可能敷衍。
他一上午基本都沒空閑過,連軸轉。
比較夸張的是,維南鎮上為數不多的幾家批發部、煙花爆竹專營店都被搬空了。
以至于方年還去了趟大坪,幾乎把大坪的店鋪也給搬空。
主要是方年為了湊一些吉利數字。
比如99桶花炮。
比如999掛鞭炮。
好在老人家門口就是一連片的農田土地,這才有地方能擺下。
“我的媽呀,平陽你這外甥是把幾家店子搬空了?”
“這起碼能有一卡車!”
“怕是不止。”
“我估計光是爆竹都能響兩個小時。”
“活了幾十年,看到過無數屋上梁,這種場面還是第一次見。”
“難怪要安排50個放爆竹的,三五幾個人怎么可能放得過來!”
“硬是要把新屋圍一圈,搞得紅紅火火。”
“……”
很多來吃酒的人,包括鄰里三四,說著說著,眼睛就紅了。
那是艷羨的。
這種排場,等閑根本見不到的。
至于老人本人,早就被無數人圍了起來。
連帶著都臨時去換了件紅花衣裳,喜慶得多。
11點19分整。
新屋屋檐滿屋掛上了鞭炮,屋前屋后也連成排都擺好了鞭炮。
蓋房的大師傅主持儀式,流程并不復雜。
很快放鞭。
隔著十來米遠,里三層外三層都是看熱鬧的,連一些家里來了個人吃酒的鄰里三四也都走出了家門。
各自駐足觀看農村里粗糙的爆竹秀。
鞭炮燃放速度比想象中快一些,主要是人多力量大。
等鞭炮煙花都放完后,是儀式的最后一步,禮贊好言。
林平陽跟林南兩人上場散發紅包,滿天起飛。
不僅僅是蓋房師傅會禮贊,吃酒看熱鬧的人也有參與。
大家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但其中有大多數人眼睛紅紅的。
因為這場風光只屬于方年外婆一個人,跟其他人完全無關。
最艷羨的其實是老人們。
他們活到現在,六七八十年,根本沒想過還有這種事情可能會落在同齡人的頭上。
但就這么發生了。
而且比所有人想象中的都要紅火風光。
上梁的流程完了之后,正好中午飯點。
人來得多,席開40桌。
這要不是有林鳳在頂著,這酒席輕易不敢做,光是方年買的食材就花了三千多。
這還不算牛羊豬肉上的消費。
“……”
總之,吃酒的人滿口都是夸贊。
這。
就足夠了。
用林鳳女士的話來說是,這錢沒白花。
======
破碗求訂閱月票。
PS:無責推一本書《我的芳華年代》
PS1:接下來兩章比較緊要,得花點時間慢慢修,估計明天都不會更新,主要是因為上一章就寫得很匆忙,今天再一看不甚滿意。
雖然現在已經無關成績了,在追讀的朋友雖然不多,但能寫好一點我就還是想寫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