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存儲呢,是隨時可以在線加硬盤,在線劃分raid,一次操作覆蓋海量服務器,想要10G大小的硬盤都能劃分,還是隨用隨取,在線擴容在線縮減。
最簡單的理解就是,一個在線超大云盤,且是極速訪問,起步都得是萬兆網絡,要么就是4Gb、8Gb速率的光纖。
從這角度上,可以看出這玩意跟虛擬化云計算是絕配!
就這么說吧,在系統運維業內有個潛規則:想致富,上存儲,若想大富大貴,存儲+虛擬化。
業內公認超強的存儲廠商:emc和app,隨便來一個就是富一家。
虛擬化一般就VMware。
進入21世紀,計算機行業的硬件價格就進入了透明時代。
透明跟不掙錢可以劃等號,甚至連朋友都交不到的那種。
軟件嘛……
三個字:自定義。
反正:emc+VMware,一年下來帝都兩套房。
“……”
所以,目前已成為核高基大CPU項目唯一主項的廬州前沿,其設計完成的大CPU必然是要與存儲等進行適配的。
存儲這玩意是有專用的操作系統,一般基于Unix、Linux內核二次裁剪,或專業開發。
廬州前沿這個大CPU項目,所使用的各類系統,毫無疑問是基于前沿貢獻給幾大研究院的那個nwK內核魔改以后的內核再次開發的。
這些都必須要部里來協調才能啟動適配工作。
畢竟……
不說什么涉密不涉密的,首先一個就是明面上前沿并不涉及開發服務器系列的操作系統。
更沒有進軍存儲的計劃,頂多是畢方有這個想法,那也跟前沿無關!
至于為什么還要二次適配,原因也很簡單,目前服務器行業大多數也是X86指令架構。
而大CPU用的是CB12指令架構。
此外,苗為也聽得出來方年表達的另一層意思。
廬州前沿是有足夠能力設計出優秀的CPU,但行業支不支持,很不好說。
苗為甚至知道,這可以理解為方年在將他的軍。
說起來慢,其實這些彎彎繞苗為一瞬就明白了過來,斟酌片刻,才開口:“我會親自協調。”
“至于英特爾……”
聞言,方年連道:“市場競爭是必然會存在的。”
“……”
這么一說,苗為就全然明白了,方年要的是個確切答案,是比之前國產操作系統應用生態小組更有保障的承諾。
雖說現在廬州前沿研發大CPU花的是財政撥款,但這點錢肯定不夠看。
苗為也不是那種兩耳不聞窗外事的人,他想了解一個事情,開句口自然有人總結匯報。
參照國外同等級別處理器研發投入,25億人民幣頂多是個起步資金。
廬州前沿會不會半途而廢,取決于部里的協配工作是否到位。
迎著方年坦然平和毫無壓力的目光,苗為抿著嘴說了句:“相關工作啟動后,我會親自督導。”
“謝謝苗部。”方年認真道。
“……”
然后方年毫不猶豫的轉移了話題:“光刻機項目進展還算順利,廬州前沿匯報,不日將試產65納米工藝的芯片。”
“預計今年內可試產28納米工藝芯片,比預期進展要快得多,但在28納米往下會陷入較大瓶頸;
如果各大單位給力,材料上有所突破,能在一兩年內繼續突破。
在前沿的規劃中,再往后可以用EUV光刻來突破,一直到物理極限的1納米。”
說到最后,方年臉色很不好看的補充了句:“不過……EUV的實際進展有點辣眼睛。”
“畢竟是比歐美晚了十幾年才開始研究,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苗為安慰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