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周易嘆息一聲,神色落寞:“此事也并非不可,你且去做一件事,貧道便允了。”
“前輩請吩咐。”
元靜認為,既是前輩真仙,理應不會刻意為難。
“貧道亦是道門一脈,聽聞道域屈居玉清山一地,頗為寒酸。”
周易緩緩說道:“云洲北面暨洲,久遭魔道統治,民生艱難。道域日后為人族共主,是不是該去解救一番,也正好與貧道做個鄰居!”
“此事關系重大,非一朝一夕能成。”
元靜說道:“妖庭要求月廿三宣詔,還請前輩寬限些時日。”
“你只需答應下來即可。”
周易說道:“這天下,從來只有貧道欠賬不還,從來沒人敢欠貧道的賬!”
元靜沉默片刻,分身請示師尊,很快得到了指示。
“晚輩答應了,日后道域將玉清山搬入暨洲,還請前輩多多照顧。”
“那是自然。”
周易微微頷首答應,離得近了,方便上門化緣。
元靜感應到恐怖威壓散去,聞言松了口氣,氣氛變得輕松融洽。
此時才發覺,二人談論天地大事時,殿中法力分身仍然忙碌,元靜不禁出聲問道。
“前輩殫精竭慮謀劃,為何還勞心于凡俗事務?”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善,無以成大德。”
周易緩緩說道:“天地大勢要爭,生民小事亦要管!”
縱使有諸多手段,又有妖魔圖鑒為底牌,也不能說百分百掀翻妖庭統治。反之,周易在斬妖司任職,每日卜算所抓捕妖魔,卻是實實在在救人性命。
所以在周易眼中,大勢與小事無高下之分,僅有做與不做。
元靜神色肅然,一躬到底說道。
“謝前輩教誨。”
“你還需告知李隆,以他對妖族態度,此事或有波折。”
周易說道:“且人族當中不少硬骨頭,須先讓朝廷下政令通知諸州府,以免發生民變。”
大乾諸子百家中有不少軟骨頭,尤其是儒家修士,或明或暗的宣揚妖族正統,仿佛盡是些人奸。
實則不然。
朝廷上下多數還是真的大儒,凝生民愿力以成道,或經營一州,或教書育人,只是從來不上躥下跳引人矚目。
元靜宣讀妖庭詔書,等同將人族置于妖魔口中,若沒有乾皇事先安撫,必然生出大亂子。
“晚輩知曉。”
元靜早有應對方案,李隆壽元不久,只需道域答應庇佑李氏血脈,他定然不會阻攔。
政治生物比理想主義者,容易說服多了!
其余區區凡俗修士,在真仙面前翻不起風浪。
元靜離開后,周易揮手打開一副地圖,上面僅僅繪制了大乾周邊幾處地域。
“道域入暨洲!”
周易將屈指一點,暨洲化作赤色,與佛域、大乾、大順連成一片。
三洲之地盡歸人道統治,氣運定然大漲。
地圖再向南延伸,大楚與大順隔著陵洲、風洲。
由于風洲祖脈斷絕,不適修行,在大楚的蠶食下,早晚歸人族一統。所以與大順只隔著陵洲渾夕妖國,也就是肥遺一族,否則就是五域連成一片。
“此事還得向夏耕詢問,如何證明,陵洲自古就是人族領地。”
“肥遺那妖孽竊據日久,合該歸還,否則氣運不濟,恐有步窮奇后塵之禍……”
上古神人最先統治天地,妖族不過是獸寵,所以夏耕所說就是確鑿的歷史,縱使妖庭也無可辯駁。
周易緩緩卷起地圖卷軸,收入袖口。
每當有人道立國,便添上一處地域。
待天下所有洲域盡化赤色,則天意偏移人道大興,可揭竿而起舉兵伐妖庭。
……
太和殿。
百官三呼萬歲后,上奏諸般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