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帝端坐龍椅上,滿面春風,顯然心情不錯。
自上任之后就推動的仿順政策,終于在洛州試點成功。
僅僅一年時間,三縣之地糧食產量翻倍,新生兒無一夭折,堪稱效果驚人。
困擾百姓的艱難困苦,在修士眼中不過一道法術,或者一顆下品丹藥,以前只是高高在上,不在意凡俗生死,。
“陛下,臣仍不看好此政。”
吏部董侍郎說道:“此三縣之地,修士一應賞賜皆以國庫支出,靡費巨大。一旦擴張全國,國庫絕難支撐,又不似大順可上次靈山靈地,此政怠矣。”
“董大人說得有理。”
“國朝有別,大順之政不合我朝!”
“云洲自古為人道圣地,早就有仙凡之別,陛下何必強求改變?”
“太祖定是有此顧慮!”
“……”
殿中群臣仍有不少守舊派,他們并非為了利益或者政敵,而是純粹不愿改變,墨守成規。
隆慶帝看向杜思,見他微微搖頭,不禁嘆息一聲。
如董侍郎所說,當真是新政艱難之處,此事確實不能靠國庫支出。強行支撐會徹底拖垮大乾朝廷,反而將宗門修士養肥了,于國朝不穩。
自太祖至今,大乾都在各種手段打壓削弱宗門,隆慶帝同樣如此。
隆慶帝笑容逐漸消散,忍不住揉了揉額頭,大乾太過臃腫龐大,治理起來反不如大順新朝。
“必須要變!如若百年之后與大順強弱相異,如何面對列祖列宗?”
這時。
楚公公收到內侍司傳訊,心生驚駭,連忙躬身稟報。
“陛下,道域元靜真仙覲……蒞臨!”
近些年仙佛神魔顯世,然而從未有來到朝堂,一是避諱護國武圣,二是對紅塵俗務沒有興趣。
即使真仙有事需朝廷助力,也是先與護國老祖通過氣,讓護龍司代為傳達諭令。
隆慶帝再三與楚公公確認過后,暗中催動老祖的護身劍氣,朗聲道。
“大監親自去請真仙!”
“遵旨!”
楚公公不敢讓真仙等候,直接化作遁光,飛向太和殿外。
殿中群臣聽到真仙降臨,當即安靜下來,嚴肅面容整理衣衫,以免沖撞了仙顏。
片刻之后。
楚公公躬身在前引路,元靜緩步進入太和殿,
隆慶帝起身走下臺階,率領群臣躬身施禮,齊聲道:“恭迎仙長!”
元靜揮手道:“無需多禮。”
隆慶帝問道:“不知仙長駕臨,可是有何指教?”
“本座今日前來,是奉妖帝之命,宣讀詔書!”
元靜取出金冊詔書,也不誦讀,揮手扔到隆慶帝手中,說道:“月廿三,本座將在云洲施法,宣讀妖庭詔書,告知境內一切人族妖族。”
“妖帝?詔書?”
隆慶帝心生不安,打開金冊,上面內容以古之靈文書寫,目光所見即可明其意。
“奉天承運妖帝,詔曰:妖庭肇基……”
通篇不過百字,意思是妖庭自今日正式建立,天地間一切生靈,皆尊妖帝位陛下,受其統治管理。
隆慶帝看完后手指顫抖,不敢置信道。
“仙長,這詔書是真的?”
元靜說道:“當然為真!”
隆慶帝指著其中兩句,說道:“這也是真的?”
億萬生靈,以妖為尊。
這句話并未有詳細注釋,不過詔書后文有表述,妖庭會頒布詳細天條律法,世間生靈必須遵守,否則將遭受天譴。
“本座位列妖庭正神,受妖帝冊封為妙道元君。”
元靜緩緩說道:“日后人族亦為妖庭治下一支,妖帝定一視同仁,無需擔憂尊卑區別。”
妖族一支!
殿中群臣轟然大亂,嗡嗡聲不絕于耳,或難以置信,或怒發沖冠。若非礙于真仙威嚴,大可能會指著元靜,不帶臟字的罵得祖墳炸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