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也有些不滿,覺得他難堪大任,有廢黜之心。”
“諸位皇子之中,寧兒你最出色,你父皇也對你給予厚望,否則不會早早地就把你外放到元州。”
九皇子點頭,他也如此認為。
換成以前,五皇子興許還能跟自己爭上一爭。
可現在,其余幾位皇兄。
要么無權,要么無勢。
而自己,卻已經加封親王,賜九旒冕。
“這一次加封,父皇想必既是試探朝臣的反應,也是想看看我的能力。”
九皇子成竹在胸,自信道:
“我聽說,前陣子司天監的元黎死了,乃是魔門中人所為。”
“元監正是從龍之人,父皇信任的重臣。”
“所以,我特地叫上混元道的掌刑敖長老。”
“為的就是擒住那赤心教的洪崖子,交予黑龍臺,辦成這樁事,想必父皇心中會更加喜悅。”
崔貴妃臉上的笑意都止不住,夸贊道:
“寧兒真是長大了,出息了,都懂得為陛下分憂了。”
九皇子眼眸閃動,仿佛智珠在握,氣質不凡。
母妃的大兄崔鴻云,乃是左光祿大夫。
而且士林之中,風評極佳。
這幾日,他人還未到天京,各種消息傳開,便是崔鴻云的手筆。
還有二兄崔浩,官拜漢陽郡守,日后有望升任云州牧。
九皇子趙寧在云州辦事無往不利,多是靠了這位相助。
至于清河的老太爺,兩朝元老,位列三公。
哪怕當今太子見了,都要叫一聲“老師”。
“可笑,大皇兄還去結交朝臣,論聲望、勢力,誰能比得上清河崔氏。”
九皇子眼神灼灼,充滿光彩。
“想要治理天下,終究要靠世家門閥,江湖宗派。”
“我養了許多的江湖中人,將其收為門客。”
“對混元道,云中居這樣的正宗示好,百般拉攏……就是為了豐滿羽翼,好爭一爭太子之位。”
崔貴妃疼惜道:
“陛下時常夸你做事穩重,云州之地近幾年來,風調雨順,百業繁榮,皆是寧兒的功勞。”
母子二人說了好一會兒,看到天色漸深,九皇子這才告辭。
他雙手負后,也沒讓宮人領著,隨意行走于皇城大內。
有那身扎眼的紅色蟒袍,一路上沒誰敢攔。
“十一弟沒有住在景仁宮了?”
九皇子不知怎的,離開內廷,來到外城的冷宮附近。
“回稟殿下,十一皇子已經搬去明光宮了。”
隨行的太監答道。
“那可惜了。”
九皇子抬手摸了摸額角,臉上掛著笑道:
“只能等明日去見一見了。”
說罷,他又朝長樂宮的方向瞧了一眼。
面帶春風,笑容溫煦。
心中情緒,微微起伏——
“若是當著哥哥的面,踩死弟弟,興許會更為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