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對于文圣門徒所總結出來的那一套見解,法、術、勢三者合一,頗為幾分認同。
一朝之主,九五天子,不應該直接表明自己的看法。
否則,很容易造成傾向。
使得朝臣都往某一邊倒過去。
“臣以為,陛下圣明,萬事萬物皆了然于心,怎么會想不到這些問題。”
“左先生三進三出書山學海,學究天人,修養深厚,乃是天下士子的楷模和表率。”
“此為學宮之良師。”
“再者,陛下如今成為周天榜首,名傳天下。”
“論及聲勢,誰能比之?”
“至于兩座學宮的學問高低,誰為正統?”
“想必陛下更是早有定計,無須老臣再來多言。”
左相面容嚴肅,語氣平淡。
工部尚書宋義啞口無言,苦笑一下,老實坐回席位。
上陰學宮的左端云,這人的大名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上一次金鼎論道,拔得頭籌的超拔人物。
撐起一座學宮,倒是沒什么問題。
趙穆灑然一笑,無聲感慨道:
“宋義只能當個尚書,而人家可以坐穩左相之位,并非全然沒有原因。”
對于局勢的把握,細節的觀察。
左相要更清晰,更敏銳。
“新學宮的大祭酒之位,朕決定交給左先生,諸位愛卿可有異議?”
趙穆做事向來講究效率,既然提及到稷下學宮建立、選址等事,那就干脆定下左端云的身份。
“合該如此。”
聞太傅頷首。
左相贊同。
其余人等紛紛附和。
“陛下,如今右相之位空懸,以左先生之大材,可當此大任。”
聞太傅忽然又說道。
趙穆嘴角微翹,再次感慨。
這些能屹立不倒的老臣,沒有誰是省油的燈。
把自己的心思,猜得很透徹。
“準奏。”
趙穆頷首。
授予右相之位,左端云就等于被綁上大周的戰車。
他的氣數與王朝國運,緊緊地拴在一起。
左端云面色平靜,緩緩起身,拱手拜謝。
他已經想好了,若想傳承文圣一脈,再進一步。
就要拿住大周天子所說的那八個字,才好另辟蹊徑,自立門戶。
做祭酒,當右相,都是為了積累。
“十一皇子監國有功,也該賞賜。”
趙穆手指輕輕叩擊桌案,而后道:
“封親王,加九旒冕。”
同樣無人反對。
一片附和。
這才剛登基,趙穆已經成功豎立起了乾綱獨斷、一言九鼎的威嚴氣度。
趙原走出席位,躬身謝恩。
他望著面帶笑容的皇兄,心中淌過暖流。
“朝堂事說完了,朕再來聊聊江湖事。”
趙穆揮手,絲竹弦樂漸消,歌姬舞女撤去。
“朕立學宮,是為了讓圣賢之道不再束之高閣,只流通于世家門閥,大族官宦之間。”
“只不過大周以武立國,尚武之風不容忽視。”
“此前,朕有心辦一座講武堂,收集天下武學,編撰武經,培養行伍士卒,軍隊高手。”
風行空,龐驚陽兩人對視了一眼。
一人是混元道掌教,一人是云中居青龍峰首座。
他們聽出意思,面色都有些凝重。
自古以來,世家門閥把持入仕的進身之階,江湖幫派壟斷武道的上升空間。
故而,一座王朝少有屬于自己的軍中高手。
九邊軍鎮,大名鼎鼎的幾位將軍、王侯,多半都有拜入宗門的經歷。
這位大周天下既要立學宮,還想建講武堂。
所圖之大,在座各位都看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