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會意道:
“圓智惡僧,大逆不道,我立即叫人拿下,從嚴發落!”
“但方丈乃是得道高僧,也是江湖名宿,還是交給陛下圣裁!”
云漱玉抬著尖俏下巴,冷哼一聲。
無視方丈、首座,喊道:
“請圣駕!”
浩浩蕩蕩的禁軍隊伍再次開動,九龍御輦凌空而行,碾過山道。
面容蒼白的圓苦方丈,羅漢堂、般若堂、戒律院的諸位首座,紛紛變色。
他們的心神之中,仿佛有一輪煌煌大日升騰而起。
整個天地,都像是被遮蔽住了,只剩下九龍御輦內那道偉岸的身影。
高深莫測的武道修為,盡顯無疑!
天龍禪院的眾多高手滿頭大汗,身軀顫動。
不約而同低頭俯首,連與之交手、抵抗的意思都無法升起。
由此可見,那位穆天子的心神浩大,已經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可怕境界。
“佛陀有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不知在座各位,有幾人做到?”
清朗之聲回蕩于山門,一襲黑金底線的袞龍袍走下御輦。
趙穆雙手負后,氣機變幻。
如大岳,似江河。
最后歸為平靜。
好似群山靜立,江河入海,再也無有絲毫的驚人氣象。
“返璞歸真,合之于道!”
圓苦方丈像是見到了世尊佛陀,圓滿的心靈不攻自破,流露出懾服之意。
而方承運,乃至于禁軍等人。
宛若遇著真龍,心悅誠服。
皆跪倒于穆天子如神、如圣的氣質之下。
“陛下漸漸有了上古之時仙佛般的樣子,已經超脫凡俗,沾染不到紅塵之氣。”
云漱玉心下明白,這是心神修煉到了極致,從而散發出來的神圣感覺。
那些禪宗、道觀里,所供奉的佛祖像,道尊像,便是如此。
或是慈悲,或是威嚴。
令人見之皈依,望而生畏。
沉寂良久,圓苦方丈艱難說道:
“禪院每月都有施粥、放糧,賑濟中州數郡的百姓。”
“但逢大旱、水澇、瘟疫等災年,也會派遣院內僧侶扶危濟困。”
“我等佛門中人,自然明白修善行,積功德,求清靜,渡彼岸的道理。”
趙穆嘴角勾起一抹輕微弧度,反問道:
“敢問方丈為何能施粥,放糧?這廣大山門下面的千頃良田從哪里來?絡繹不絕的香客,為爾等捐出了輝煌殿宇,金身佛像!再窮苦的貧戶,家里都供奉著花費三兩銀子才能請回來的佛龕!”
“食萬民之血肉,手指縫里漏下一些殘羹冷炙,然后將其說成是了不得的善行!功德!”
“哈哈哈,好一個佛門中人!好一個慈悲為懷!”
袞龍袍獵獵飄揚,那一聲聲發問好似金石撞擊,引得群山萬壑為之響應。
圓苦方丈心中縱有妙語連珠,可卻是一句也說不出來。
額頭上滲出豆大的冷汗,鑲有金絲的華貴僧袍更是被浸透了。
他每每抬頭,眼中出現身形偉岸的穆天子。
就像是見到世尊之法身,根本無法抵抗。
圓苦方丈并不知道,即使是元蒙活佛拔思巴,心靈境界無有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