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寧露出自傲之態,覺遠大師笑道:
“道家道法精妙,王子殿下飽讀經書,修為驚人,年紀輕輕有大造化,令人敬佩。
然而,萬法歸一只是第一步,我們佛法還有進一步的見解。”
蘇曉寧一聽,連忙收起“教授”派頭,恭敬有禮的抱拳說:
“哦?愿聞其詳。”
人家大師點明了“年紀輕輕”,含義自然是規勸蘇曉寧切莫有驕氣。
年輕人可以有朝氣,
不能有驕氣。
蘇曉寧剛剛晉級到天級九星境界,又是神子、又是未來沙拉酋國王、又有系統伴身又是修仙士的身份加上才十八歲,此刻難得會有得意志滿之心。
不過蘇曉寧的優點在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覺遠大師微微一笑說:
“萬法歸一沒有錯,但是從更高的層次來說,我們認為萬法皆空。”
“啊!”
這一下不但哈雅公主與晴兒同時驚呼一聲,蘇曉寧也迷惑起來。
既然萬法皆空,那么敢情你剛才說了半天的大道理,等于是放屁?
覺遠大師似乎看到了三位學生的迷茫與失望,似乎為了讓學生們有個希望,于是加了一句:
“因果不空。”
這一下,讓蘇曉寧徹底迷茫起來。
既然你剛才說了“萬法皆空”,怎么又來句“因果不空”,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覺遠大師知道大家的迷惑,于是耐心開解:
“我們佛家的根本大義,就是緣起緣滅。
一切就是緣。
比如王子殿下你今天來看我,其實就是因為在祖廟里面得到了某種神通需要解惑,也是因為哈雅公主的原因。”
哈雅公主聽了心中暗喜,她心想蘇曉寧稍后一定會與自己約會,向自己提親。
“這些就是緣,或許在更早的時候就種下了緣分,你我一定會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見上一面。”
聽了覺遠大師的話,蘇曉寧心想,這說的與“一回眸就是五百年前的緣分”異曲同工嗎?
覺遠大師又說:
“你我這次見面之后,以后還能不能見面,能不能像現在這樣友好的交談都是未知數。
緣分未了,或許還能相見。
緣分已盡,這輩子都不可能見面。這就是緣滅。”
哈雅公主聽到這里,臉上出現一絲不安,她心想:
我與蘇曉寧王子,真的有緣分嗎?
蘇曉寧則徹底平靜下來,靜靜的看著覺遠大師。
他突然感到不再有什么執著之念了。
先前蘇曉寧希望在覺遠大師這里找到“一指通天”的訣竅,現在他沒有那種念頭了。
因為——
他似乎找到了答案。
覺遠大師看到蘇曉寧似有所得的神態,不由露出笑容。
他很滿意蘇曉寧的悟性逆天,一言就開竅。
但是哈雅公主與晴兒還在云里霧里,覺遠大師喝了一口茶,開始侃侃而談:
“萬法皆空,因為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產生的,并沒有單獨、固定、恒常的存在。
所以在究竟上,是不可得的。
這里講的一切事物,就是萬法。包括了看得見的實物,也包括了看不見的思想、甚至也包括了佛法本身。
所以是一切一切的事物都是遵循這個規律,正因為遵循了這個規律,所以萬法緣起緣滅。
其實緣起緣滅就是因果。因為因,所以果。
換句話來說,其實這兩句話就是一句話。萬法皆空就是萬法緣起緣滅。因果不空也是萬法緣起緣滅。
我們的法師方便說這句話,是為了慈悲發心,想告訴三界有情眾生。萬法緣起緣滅。萬法因緣生。這樣的道理。
第一、是為了讓眾生看破萬法存在的本質是空。
因為萬法是有條件的,條件一旦變,則萬法變,也可以說是諸行無常。
第二、佛開示的四諦:苦集滅道。
這是苦,我已離。這是集,我已斷。這是滅,我已證。這是道,我已修。
知道這是苦,就必須知道苦的因。
苦的因就是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