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怎么消滅集呢,就是滅。
那么修行滅的道路是什么呢。就是道。
這些話邏輯貫通也是因果。
因果的道理在我們所知道的這個娑婆世界、其他世界都是必定存在的。
要知道我們的定光古佛也是因地發愿,修行菩薩道,果地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佛位。
所以也就可以來推算:在我們所能知道世界中,萬法皆空,因為萬法都是因緣生。因果不空,也是因為萬法因緣生。”
這一番話下來,蘇曉寧徹底明白,不自覺的渾身出現豪光,令滿屋生輝,空氣流香。
哈雅公主與晴兒驚呆了,
王子殿下成佛了?
蘇曉寧睜開眼睛,口中說出一偈:
“菩提道上來,
隨緣現鏡臺。
妙有續慧命,
真空無塵埃。”
覺遠大師大喜,立即回了一偈:
“恰恰用心時,
恰恰無心用;
無心恰恰用,
常用恰恰無。”
蘇曉寧聽了哈哈一笑說:
“好濕好濕!”
覺遠大師拍了一下蘇曉寧肩膀也是哈哈大笑說:
“恭喜恭喜!”
哈雅公主卻一點都開心不起來,嘟著小嘴說:
“看你們兩個樂得像過年一樣!師父你念的什么詩?我一句都沒有聽懂!”
覺遠大師念的是《證道詩》,他解釋說:
“無心,自然就能明白萬法皆空的道理。”
有所用心就有所牽系,有所執著,有所對待;
無所用心,心才能擴大。
無心則不為一切萬法所系縛,而無處不在,無處不自在。”
為了讓弟子加強理解,覺遠大師說了一個故事:
“在三百年前時,迪湃有一位德善禪師,對《金剛經》有極深的造詣。
當時南方禪宗正流行“即心即佛”,德山認為這是外道魔說,便發憤著了一部《金剛經青龍疏鈔》準備到南方破邪說。
他路過吉拿州時,見到一間賣油糕的小店。
德善剛好肚子也餓了,便走入小店對賣油糕的老婆喊道:“老婆子,弄一些點心來!”
老婆婆心中想:這位師父居然這么無禮!
便指著德善的擔子說:“師父,你這里面是什么東西?”
德善說:“說了你也不懂,這是我注釋的金剛經疏鈔,到南方來弘揚金剛經。”
于是,老婆婆說:“我有一個金剛經上的問題要問你,你如果回答出來,我就供養你油糕;如果答不出來,就不用弘揚金剛經!”
德善心想:一部《金剛經》我已經滾瓜爛熟,還有什么答不上來。
于是,德善哈哈大笑說:“你問吧!”
老婆婆問道:
“金剛經上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知師父要點心,究竟要點哪個心呢?”
德善沒有辦法回答。
“后來呢?”
哈雅公主想知道答案。
覺遠大師笑道:
“后來德善禪師開悟,他終于找到答案。
答案只有兩個字——
無心。”
見哈雅公主與晴兒還是有些迷惑,蘇曉寧補充了一句:
“過去心已過去,未來心尚未來,而現在心念念不停,生滅相續。
如果能以無心對治世間假有、虛有的妄執,便能享受隨緣放曠、任運不系的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