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皇帝到長春宮訓斥時自然不會多說,只提及了武帝和太子,意思是怪罪皇后事先不查,又對兩位先帝不敬,說她剛入主長春宮就如此張狂,這幾樣罪名按下來,呵呵,誰聽了都不會好受。”
給仿造水榭取個名字就是對先帝不敬?周衡在心里撇撇嘴,咱還不知者不罪呢,便問了句:
“那皇后娘娘就沒辯解么?那么久遠的事,她又剛入宮,誰知道得那么清楚啊!”
“不錯,”賀叔點點頭表示:“人之常情,受了冤枉自然得給自己找回機會辯白。但此事牽涉到兩位先帝,當時皇上也沒怎么多說,是以剛才所說的那些事,還是皇后娘娘自己后來給查出來的,頗為花了些時間和精力。”
“照她的說法,當年水榭建成之后,武帝便整日在里面枯坐,有時甚至直接歇在那里,有一個說法是,后來武帝也是在那水榭里溘然長逝的,當然,這是宮闈秘事,不得而知。”
“皇帝當時怒氣沖沖到長春宮訓斥,皇后娘娘說,她那會兒也是年少氣盛,聽到皇帝說自己對先帝們不敬不孝,辯護之余也頂了兩句嘴,說這些陳年舊事自己哪里得知,且自己一開始也是想著讓太后娘娘來取名,沒想到孝順太后之事非但沒得到嘉許,竟還得了這等不白之冤。”
“皇后這么說,皇帝聽了更是勃然大怒,當時他剛登基不久,不宜大張旗鼓地處罰皇后,便開始刻意冷落皇后,連帶后來中秋之日的泛舟追思,竟也只是自己陪著太后登上了太液池中的畫舫,借口皇后娘娘身子不適,讓她留在了那水榭里…”
太液池里還能開畫舫?這是周衡的第一反應,為此差點脫口而出,好在她也不是個沖動的性子,而且這會兒跟她交握著的沈復的手不知怎的忽然動了動,也分散了些注意力。
于是接下來的注意力便集中到了中秋夜皇帝拋下皇后、獨自陪著太后泛舟賞月這件事上,周衡本就很是懷疑年齡相當的皇帝和太后有狗血私情,現在聽到這里,更是覺得這事基本就比較確定了。
為此,興奮之余,覺得手里都有點出汗了,便看了沈復一眼,有些不好意思地輕輕把手抽了回來。
“怎么了?”沈復轉頭輕聲問她。
那些思緒有些亂,還需要理一理,而且也不適宜當著賀叔和沈怡的面討論,但這會兒因著沈復一出聲,他們也都齊齊看了過來,周衡有些慌亂,又不好意思直接說自己剛才所思所想,只得說了句有些含糊的話:
“呃,我是覺得,這整件事,怎么覺得,好像有點像是皇上和太后…一唱一和的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