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來了,寫什么書?
A.網絡小說。B.實體小說。
陳耀不由想起了穿越之前,在起點寫過幾本太監書,筆名就不說了,男人最痛割了一次又一次。
其實成績還是可以的,就是更新太龜速,很多時候一天一更,甚至兩天一更。
加入過一個作者群,本想相互學習相互激勵的,可后來發現,群里的作者全都是太監。
問君能有幾多愁,一群太監上青樓。
橫披:想爽爽不出。
寫網絡小說,不但要會講故事,還要有長篇的駕馭能力,關鍵是能堅持,動不動就百萬字以上,許多人都沒毅力更新。
陳耀寫過幾本之后就沒有再寫了,老老實實當一個讀者,看人家寫的就挺好。
網絡小說,陳耀就不考慮寫了。
反倒實體書,嗯,這個可以嘗試一下。
實體書一般不用太長,10萬字甚至幾萬字的短篇也可以,甚至幾十個字也是一本小說。
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地球最后一個人》,這本書全部的內容——
地球上最后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里,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聲……
這本小說就這么短。
他的經典程度,在全世界的知名度不亞于任何一本科幻大作。
人物、地點、環境,事情,這些要素它都具備,而且還留下了無限的遐想。
為什么地球只剩下一個人?
之前發生了什么?
只剩下一個人,怎么活下去?
存在的意義又是什么?
敲門的又是誰?
陳耀決定了要寫一本實體書,大概10萬字左右。
應該選擇什么題材呢?都市言情,武俠,還是……
現在寫實體書想要出頭比寫網絡小說還要難,沒有名氣的作者,只能自己掏錢出版。
網絡小說賺不了錢,至少不會虧,但實體書要是賣不出去就要虧錢。
不過,對于陳耀來說,賺不賺錢不是首要的,就當成興趣寫。
坐在電腦前,想了好久,最終選擇了科幻。
本身是個科技工作者,平時閑著沒事都會找一些科技類的小說看看,雖然小說某些情節有些夸張,但按照小說的邏輯去看沒毛病。
看小說本來就是追求個輕松,想要嚴謹還不如去看學術論文。
陳耀回想了一下穿越前看過的科幻小說,國內外的好多好多,尤其是大劉的小說,更加是反復看了好多次。
那是不是意味著,可以照抄呢?
不可能的,那些看過的書情節都忘記個七七八八了,只能記得個大概和故事框架。
雖然不是很在乎小說出版賺錢,但內心還是希望它能火起來。
一旦火起來,就能形成一個大IP,制作成游戲動漫,拍攝影視。
娛樂和科技總是密不可分的,
說不定,有一天自己還能以科技大佬的身份拍一部轟動全球的科幻電影!
影迷會驚訝,啊,電影的男主角是真大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