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說里,男主角他爸的設定是基本合理的。
而且,宇航員在書中并不是關鍵人物,可有可無,即便是個渣男也沒人在乎。
但要是電影完全按照小說拍攝,吳京飾演的劉培強是個背叛妻子的男人,影迷肯定接受不了。
而且電影中,劉培強還自我犧牲拯救人類,塑造了一個英雄的形象,更不能出現那樣的渣男情節。
陳耀飛快敲擊鍵盤,紅軸機械鍵盤被他敲得霹靂啪啦響。
只有幾萬字的小說,很容易就能寫完。
至于書名,不叫《流浪地球》,內容跟大劉寫的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陳耀重新改了個名字:《我的流浪地球》。
啊,地球,我的流浪地球啊!
這句話在書中出現過很多次,很讓書迷印象深刻。
陳耀的大腦經過黑科技強化的,加上宇宙U盤里邊提供了許多寫作素材,他的寫作水平有了很大的飛躍,絕不是穿越前那個tj作者。
完全有理由相信,《我的流浪地球》比大劉的還要好看。
原著還有一個問題,也是許多書迷接受不了的,就是男主角的老婆。
國產女人不要,娶了一個日國女人,一個名叫加代子的娘們,結果三觀不合,最終離婚了。
加代子可能是從路邊攤買來的9.9元垃圾業余望遠鏡,否定了幾百年來科學家苦心研究的成果,還罵主角是白癡。
這都算了,剛生下來的孩子不管,拿著武器加入反抗大軍。
男主角身為軍人玩命抵擋,身受重傷。
這樣的女人也敢要?全世界的好女人死絕了,寧愿找條母狗過日子也不會找她啊!
放在網文,絕對是……
好吧,那是實體書,不要把網絡小說和實體書混為一談。
大劉身為國內頂尖的科幻作家,陳耀明白他為什么要這么寫,似乎是通過這種方式表達一些深刻的內涵。
縱使如此,這樣的女人還是讓人難以接受。
實體書不需要寫成爽文,但想要表達出那種感覺方法有很多不一定要這么操作。
花了兩天的時間,陳耀終于把《我的流浪地球》寫完了。
大劉的版本只有兩萬多字,而陳耀這本寫到了10萬字。
流浪地球計劃需要2500年的時間,分為剎車時代,逃逸時代,流浪加速,流浪減速,新太陽時代。
陳耀只是寫到了逃逸時代,至于后面的流浪時代和新太陽時代,要看實體書出版之后的反響。
若是銷量好,會出《我的流浪地球2》。
而大劉那個版本只是寫了一部就沒有了,后面的流浪時代和新太陽時代的故事都沒有講述。
陳耀敲下最后一個符號,手機的鈴聲就響了。
“叮咚”一聲,掏出手機看了看,是宇宙U盤的提示音。
新創建一本書,泛娛樂積分+100。
完成一本10萬字的小說創作,積分+100。
書籍出版+200{未完成}。
這么短的小說走的肯定是實體出版,改天找個適當的時間聯系出版商。
現在,讓陳耀最高興的就是獲取到了200個積分,可以兌換U盤里邊關于光刻機的研究數據。
整個過程很輕松,將所有知識統統吸收進大腦。
……
第二天早上,陳耀在家中做早餐,早餐過后就要出門去華天微電子。
寫小說可不是陳耀的主業,今天是時候去華天組建一個團隊將大項目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