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許多老板給公司改名字的時候,都喜歡加一個中或者華字,姑且不論這是不是等同于愛國。
但這樣的名字,已經過時了。
就像是老一輩的人給孩子改名字,叫什么建國,國華,建華之類的,一個學校同名的人一大堆。
現代的父母,還有幾個會給自己孩子改這樣的名字?
陳耀起名字向來有一個原則,簡單、易記,有內涵。
“名字我已經想好了。”
陳耀拿起一支紅色圓珠筆,在白紙上寫下一行大字。
一條龍半導體公司!
“一條龍?”關芯研,孫振南看著白紙,都疑惑了。
陳耀放下圓珠筆:“公司的名字就叫一條龍。”
“有什么內涵嗎?”關芯研能大概猜得到,名字可不是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
陳耀笑了笑:“待會兒召開員工大會,到時候我會告訴大家。”
孫振南微微點頭,話鋒一轉道:
“剛才聽記者發布會,你說除了做12英寸和18英寸的晶圓,8英寸的還會繼續做,為什么呢?我感覺8英寸的也差不多要淘汰了。”
“暫時還不會。”陳耀說道:“指紋識別、電源管理等等,這些芯片對成本比較敏感,對制程工藝的要求不高,適合8英寸晶圓廠生產。”
當然8英寸的確不是主流了,現在的國際大廠都是做12英寸的,想要讓晶圓廠起死回生,必須要靠12英寸。
晶圓不是最大的問題,國內做芯片落后給米國,最大的原因還是芯片的生產工藝。
晶圓的發展趨勢,做得越大越好。
而芯片恰恰相反,做得越小越好。
國內現在最厲害的芯片代工廠也只能做到14nm,而最先進的抬積電已經做到5nm,3nm也差不多要量產了。
晚上7點,全體員工大會召開。
來自晶圓廠的所有技術人員都到場參加,他們一一就坐。
陳耀站在了臺上,笑著說道:“各位同學,晚上好!”
一個簡單的開場白,立刻引起了所有人共鳴,掌聲隨即響起。
不管你年紀多大,資歷多深,在芯片行業都是學生,只有不斷學習探索才會取得突破。
這也是陳耀一直強調的,公司同學文化。
陳耀手指飛快在鍵盤敲擊了幾下,隨即文字通過投影儀投射在他身后的大銀幕。
一條龍半導體科技公司。
陳耀笑著說道:“剛才吃飯的時候,學姐和孫振南同學都在問為什么叫這個名字?”
“其實答案很簡單,大家或許也已經猜到了。”
陳耀提高嗓音:“芯片涉及到的產業鏈很長很長,我們的公司不只是做芯片的生產。
從芯片的架構,設計,生產,封裝,測試,我們統統都要自己做。”
他的意思很明顯了啊,就是要從頭做到尾!
花為在芯片設計方面很強,但本身沒有生產高端芯片的能力。
抬積電芯片生產能力很強,但本身病不能設計高端芯片。
世界上只有兩家公司,三星和英特爾可以完成手機芯片的設計和生產。
一條龍半導體,就是要挑戰三星和英特爾在半導體領域的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