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陳耀有一個更加重要的任務,他戴上了口罩朝著實驗室走去。
孫振南走在身邊,疑惑地看著他:“做什么?”
陳耀笑著反問:“我問你,衣服可以用來發電嗎?”
“怎么可能?”
“我告訴你,這是完全可以的。”
孫振南驚訝,看了看自己身上那套白色襯衫,完全想不通啊,衣服也能發電?
“還要有納米發電機。”陳耀說完,轉身走進實驗室。
孫振南呆呆地看著他的背影,似乎想通了什么,可還是不明白?
……
“陳先生,你需要的材料,我已經準備好了。”
一個戴著黑框眼鏡的女人同樣戴著口罩,她看向走進來的陳耀。
她名叫梁曉曦,是傳奇納米能源研究所的研究員,今年32歲。
以前她是在國家隊工作的,也就是在國家研究室工作,可一直沒什么突破,轉到傳奇軌跡就有了重大發現,只能說這是個神奇的地方。
全世界好多科學家都在從事納米發電機的研究,它最讓人興奮的地方就是,可以收集周圍的機械能、運動能、用來日常發電。
日常走路、吃飯、喝水、甚至說話,都是一種能量,將它收集起來就可以用納米發電機發電,給手機充電。
不但環保,而且不用花一分錢。
不同于水力發電,核能發電,納米發電機體積微小,而且很輕,可以穿戴在身上。
傳統的方式,是用氧化鋅這種特殊的納米金屬材料。
而傳奇研發了一種全新的納米材料,不但性能更好,可以實現更大的輸出功率!
納米發電機之所以還沒有走進人類的生活,就是它的功率太小了,從技術上講,它的功率是可以更大的,所有的科學家都朝著這方面突破。
還記得上次海底服務器,那些密密麻麻的金屬管。
那些就是納米發電機,海水流過摩擦金屬管產生電能,利用這些電能就可以給服務器供電。
海底數據中心,實現了自己供電給自己用,不用支付一分錢電費,這是牛逼到不得的壯舉。
現在,陳耀要做的就是納米發電衣服。
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
梁曉曦身為技術員,已經大概猜到他的想法了。
人時時刻刻都穿著衣服,衣服和身體會產生摩擦,摩擦就會產生電。
利用納米發電機將摩擦產生的電收集起來,就可以給手機提供電能!
別小看這種摩擦,一整天下來產生的電流也是相當可觀的。
除此之外,人在走路的時候,周圍的風和衣服摩擦也會產生電能,用納米發電機照樣可以收集起來。
人走路,身體活動產生的運動能,肌肉收縮照樣會產生電,這些同樣可以收集起來發電。
夜晚睡覺,人體和床上用品的摩擦,收集起來同樣可以發電。
甚至,將手機放在口袋,手機和衣服面料的摩擦也會產生電能。
將它們一點一滴集中起來,給手機、手表之類的小功率設備充滿電,完全足夠了。
除了摩擦納米發電機,壓電納米發電機,陳耀還要研發第三種熱量納米發電機。
將人體時時刻刻散發出來的熱量收集起來,使它產生電能。
三種納米發電機研發出來,絕對是世界首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