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汽車工廠。
午飯之后,陳耀便和蔡菲菲、孫振南來到了汽車工廠。
這座超級工廠,投資了200億,預計年產量可以超過100萬臺汽車。
他戴上了一個N95的口罩,和廠長走在工廠的生產車間。
車間內工人很少,大多數都是機器人,整個汽車組裝車間,充滿了科技感。
機器人配合自動化設備,完成戰龍汽車的組裝,這個速度很快,只是短短的1分鐘就組裝完成。
隨著戰龍的熱銷,最擔心的就是產能問題了,今天這個超級工廠落成投產可以解決買家等候時間太長的問題。
接到了秘書的電話,陳耀走進辦公樓,秘書帶著他走進會客室,一位大老板正在會客室等他。
推門進去,第一眼便看見了一個黑色西裝男人坐在桌前喝著紅茶。
“恭喜恭喜,你的超級工廠落成。”他立刻站起身朝著陳耀走過去。
秘書介紹道:“這位是來自出租車公司的老板,劉永達先生。”
出租車公司?陳耀愣了一下,想想便明白他過來的目的了。
坐下來從秘書手里接過茶杯,問道:“劉老板直接說吧,是為了采購戰龍汽車對嗎?”
“沒錯。”劉永達點點頭:“我的白馬出租車公司需要大量采購戰龍汽車,投放到全國各大城市運行。”
陳耀喝下一口茶道:“你要做的是共享汽車的生意?”
劉永達也沒有隱瞞:“呵呵,陳先生真是聰明。是的,共享汽車將會成為一門大生意,我公司準備進軍這一領域。”
共享汽車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伴隨共享經濟的興起,除了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還出現了共享汽車。
但共享汽車這種生意,一直都沒怎么火起來。
不同于共享單車,單車幾乎沒有技術門檻,只要是個人基本都懂得騎單車,自然的用戶技術很大,可以靠龐大的用戶基數維持生存。
但共享汽車是有門檻的,需要駕駛證,而真正有駕駛證的人大多數都有自己的私家車。
這就限制了它的用戶人群不會很多,互聯網玩的就是人口紅利,沒有足夠的用戶必定要虧損。
加上購車成本、維護成本,這種共享汽車根本玩不起來。
如今,L5無人車的誕生,共享汽車真正迎來了光明的未來。
上車的人,再也不用駕駛證,只是一個純粹的乘客,這就擴大了它的受眾。
哪怕只是一個未成年的學生,也可以用上共享汽車。
那它跟出租車又有什么區別?
區別就在于,沒有司機,戰龍汽車,沒有駕駛位這個概念,是的,沒有駕駛位,所有的座椅都是普通乘客的。
這就意味著,乘坐共享汽車比傳統的出租車還要便宜。
它不再是一個代步工具,它會演變成一個“流動的私人空間”。
許多乘坐共享汽車的不一定是用它去目的地,只是上車隨便逛逛,在上面吃喝,看看電影打打游戲。
陳耀問道:“準備采購多少臺?”
劉永達豎起一根手指:“一萬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