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慶自然也聽到了這聲巨響,他當即意識到玄翦所說的時間差不多到了是什么意思。
他雖然痛恨玄翦。
卻也沒有忘記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守衛大梁,守護魏國。
這是從他師傅開始就傳遞給他的任務。
縱然魏王可能負了披甲門,但披甲門,魏武卒,從不負魏國!
典慶驀然清醒了過來。
在師傅的仇和守衛魏國這件事上,他選擇暫時放下師傅的仇。
典慶沒有心情再和玄翦糾纏了。
這段時間的交手,他已經看出玄翦的實力極強,自己想要殺死對方,實在有些困難。
典慶當即轉身,向著城門方向馳援而去。
玄翦自然不會放任這樣一個高手去攪局。
“你現在過去,已經有些晚了,所以,你還是留在這里吧!”
赤紅色劍光飛逝,在典慶身前的地面之上帶出一道深邃至極的痕跡。
城門處,廝殺極為慘烈。
在城門被炸出一道豁口之后,城外的秦兵當即越發瘋狂,悍不畏死的順著那道豁口展開進攻。
又有數架機關鳥朱雀起飛,騰飛在大梁城的上空。
城頭之上的魏軍見之大驚,這等可以飛上天的怪鳥,讓他們為之駭然。
更讓他們駭然的還有怪鳥之上,驀然飛出幾十人,他們身著蝙蝠翅膀狀的器械,翅膀拂動,使得他們飛舞在天空之中。
雖然人數不多,但這些人的身上皆是負有包裹,他們從包裹之中掏出一些東西,從空中向著城頭砸落。
轟轟轟!!
這些東西砸落在城頭之上,當即發生了猛烈的爆炸。
即便爆炸的威力不是很大,然城頭上的空間也不是很大,這依舊是給城頭上的魏軍帶來了極大的傷亡和干擾,這也令得秦軍在來到城門處更加容易。
在此期間,又有諸多公輸家族的攻城器械為秦軍所調動。
昔年公輸家族祖師爺曾為楚王制造了九種威力巨大的攻城器械,后被趕到楚國的墨子一一破去,公輸家族和墨家,這對宿敵于過往三百年來可謂是針鋒相對,但誰也沒有想到,有朝一日,他們會進行聯手。
且聯手之下,所應付的第一座城就是大梁這座天下間最堅固的城池!
先是城內出現秦兵,又是城門出現變故,繼而城頭之上也遭到了襲擊。
接二連三的變故,使得城內的魏軍陣腳大亂。
終于,在此期間,第一名秦兵借助云梯登上了城頭。
隨著第一人登上城頭,更多的人也是隨之登上城頭。
城頭處爆發起了死戰。
在城頭處爆發死戰之后,秦兵攻城錘也是順著城門處的豁口不斷撞擊,接二連三的撞擊之下,豁口不斷擴大,最終,城門也是破開。
又有諸多秦兵從城門踏入大梁城。
原本城內的魏軍士卒只需要應付著城中的秦軍,但隨著外頭的秦軍也逐漸踏入大梁城內,一時間,魏軍變得兩面受敵,處境極為危險,饒是如此,他們也沒有畏縮,依舊在堅持死戰。
但大勢,已經在不知不覺之間,向著秦軍方向傾斜而去。
……
一戰,從下半夜打到次日下午時分,哪怕大梁城的城門已經被秦軍從內部攻破,但城內魏軍士卒的悍勇程度,依舊是讓王賁為之側目。
本以為當年馬陵道一役后,魏武卒就已經不復存在了,如今的魏武卒,雖然也叫這個名字,但也只是徒有其名罷了。可一戰下來,王賁卻發現,并不是如此的,也許現在的魏武卒及不上當年吳起初創魏武卒之時的標準“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魏武卒宅”,其中多了很多濫竽充數之輩,但更多的,依舊是魏國的精銳。
尤其是在魏國大片國土失陷,大梁城成了他們最后的堡壘之時,這群魏武老卒堅守大梁城決心,仍是給秦軍帶來了極大的阻撓。
但局勢都到了這種情況下,王賁顯然也不可能就此退去,好不容易尋覓到了可以攻破大梁城的機會,豈能這樣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