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燕本意是拖住秦軍撤退的步伐,等到壽春大軍趕來,通過兩面包夾的方式圍擊秦軍,秦軍長途作戰,深入楚國腹地,只要將他們拖住,他們糧草無法及時供應,在糧草匱乏的情況下,必敗無疑,然而,誰也沒有料到,在臨近壽春,即將踏入陷阱之中的秦軍于最后關頭慫了,主動撤軍。
他不得不現身,阻擋秦軍,因為人數懸殊的緣故,項燕只能采取佯攻、騷擾的方式,只要時間拖得越長,戰場局勢就對他們這邊越發有利。
可李信的表現再度出乎了項燕的意料。
在即將靠近淮水之時,李信退了也就罷了。
這讓淮水另一邊的楚軍白白集結。
此番,面對項燕所統率的楚軍騷擾,李信也是始終不為所動。
他鐵了心向著先前被秦軍攻陷的鄢郢之地而去。
若是等到李信來到鄢郢,據城而守,又有秦國南陽之地源源不絕的糧草供應,想要再將李信麾下大軍殲滅,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
是因為什么才使得向來喜歡冒險的李信轉了性子,變得穩重起來了呢?
這一切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
項燕沒有心思去多想。
本來他們這只潛藏在李信身后的奇兵主動現身,就有些冒險了,一個不小心,就可能被李信給全數殲滅,所以他只能采取佯攻、拖延的方式。
眼下,面對鐵了心撤退的李信。
項燕為了將李信留在楚國腹地,終于是做出了一個決定。
“聚攏將士,于正面向著秦軍發起進攻!”
項燕語氣凝重,向著身旁之人下達了軍令。
他的幕僚聽到此言,不由神情大變。
“上柱國!”
以四萬大軍向著將近二十萬的秦軍于正面發起進攻,如同以卵擊石。
本身四萬多人想要拖住他們,就有些危險,更不要說于正面展開進攻了。
“想要將李信的大軍留在這里,必須要有之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決心!”項燕語氣堅定。
見大將軍其意已決,幕僚遂不再多說什么。
很快,隨著項燕軍令傳達出去,原本化整為零,不斷的在周邊對秦軍進行騷擾、佯攻的楚軍開始聚攏。
秦軍的斥候也發現了這一點。
中軍營帳之中,王翦當即給出了自己的看法,“楚軍急了!”
他看向李信,沉聲道:“你一路攻城拔寨,無往不利,除了楚軍不敵你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楚國疆域太過廣闊,幾大貴族還有著各自的小心思,與其出兵迎擊于你,倒不如等你深入到楚國腹地之后,再對你進行夾擊。”
“長途作戰,本就有著糧草供應不及的風險,更不要說楚國的疆域又是如此廣闊!”
“渡過淮水,固然可以直襲楚國都城壽春,然而,正是因為淮水之后就是壽春,想要攻下壽春,也必定會遭遇楚國最頑強的抵抗!”
“若攻下壽春也就罷了,若是第一時間無法攻下,大軍身陷樊籠,再想全身而退,就沒那么容易了!”
“所以我才讓你撤軍,只要退至鄢郢,以其為前驅,又有南陽、陳郢等地為后盾,楚國半壁江山已經落入了我們的手中,就算他們再不情愿,也不得不吃下這個悶虧!”
“之后這只楚軍在我們后方主動現身,又證明了我的猜想,楚國面對你的長驅直入,沒有進行太過激烈的抵抗,就是為了誘你深入!”
王翦一口氣說了很多,又向著李信道:“此番楚軍聚攏,從正面向我們發起進攻,恐怕是這只楚軍將領察覺了你撤退的決心,已經按捺不住,決定于正面和我們交戰!”
“不求能夠戰勝我們,只要他們能夠拖住我們的步伐,等到壽春方面的楚國大軍趕到,則勝負之勢已經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