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似乎是到了雨季,臨淄城一連下了數日的雨。
煙雨之中,城池變得模糊。
壓抑的氣氛籠罩在臨淄城中,這是源于秦國覆滅五國,齊國尚存,所帶來的無形壓力。
只是,諸多齊國的民眾,是怎么都不會想到。
在他們擔心秦國對齊國進行征伐的時候,他們的相國后勝,早已經悄然的將齊國給賣了。
一連數日時間,白川都留在臨淄城的酒樓之中和秘密來此的后勝商議“賣國”的諸多細節,在此前提下,后勝想要什么,白川都是皆數允諾。
就算他想要封侯,以他“覆滅齊國”的功勞,給他一個侯位,也不過分。
反正等到韓國徹底滅亡之后,還要進行一波清算,到時候后勝能否保住手頭的權勢、富貴,又是另外一回事。
待到將嬴政所交代的任務處理完畢,并告知了后勝秦國駐留在齊國的間諜機構的聯絡方式,方便其傳遞情報后,白川乘坐馬車,悄然離開了臨淄。
離開臨淄之后,白川的馬車一路東行,向著東海的方向而去。
他的目的很是明確,正是桑海。
如果說齊國是一個商業異常繁榮的國度,乃是各國商旅互通有無的商業之國,那么,坐落在東海之邊的桑海城則是天下儒生學士向往的地方,是他們的天堂。
這里比鄰東海,雖然城池不大,但卻因為這里坐落著一座山莊的緣故,所以也是格外繁榮。
小圣賢莊!
這是山莊的名字,亦是天下諸儒文學士憧憬向往的圣地。
先拜夫子殿,再至臨淄稷下學宮,最后方至這桑海小圣賢莊朝圣,多年下來,齊魯乃至天下各地的儒門子弟也有了一套屬于自己的禮儀路數。
馬車徐徐的駛進小城之內,因為還未曾遭受戰火的侵擾,所以這座城市也顯得格外安寧,旁邊的國家早已因為戰爭的緣故變得千瘡百孔、百廢待興,這里卻是歡聲依舊,和都城臨淄不同,此處因為處在齊國的邊緣,這里的民眾,甚至連那種風雨欲來的緊迫感都沒有。
不過,這種情況只局限于普通的平民身上,若是仔細去觀察那些士子、儒生,會發現他們的眉頭緊蹙,皆是神情凝然。
顯然,他們也意識到齊國眼下的和平、獨善其身的局面持續不了太長時間了。
在來到桑海城之后,白川沒有直接去往小圣賢莊,拜訪荀子,而是駕駛著馬車悠悠的去往了小圣賢莊腳下的一間客棧。
客棧的名字叫做‘有間客棧’,先不說這奇葩的名字,難免會讓人想到星爺的電影。之所以會來這里,原因之一是因為這里距離小圣賢莊近,其二,則是因為客棧大廚兼掌柜,乃是墨家的統領。
掌柜的名字叫做庖丁!
庖丁解牛的那個庖丁!
荊軻雖然沒有跟隨白川一道來到桑海,但卻將這位的聯系方式告訴了白川,在墨家統領之中,庖丁的身份頗為特殊,他大多數時候都是待在桑海城,很少回返機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