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村里最大膽的也就是季延平幾家準備合伙養兩頭豬什么的,就這還是因為有些村子大膽的人家已經在養了,主要是覺得柳樹莊子偏一些,萬一有事可以把豬藏在老林子里頭。
至于藏進去還有沒有豬回來,那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桑柏一瞧大家對于這事還挺關心的,于是笑著說道:“要是相信我的,那就多喂一些,要是不相信的,反正各家各戶的糧食也夠吃了,等上一年兩年的政策明朗了再喂也不遲”。
鄉親們聽了一時間也拿不準主意,這對于他們來說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這是思想上的大轉彎,和這個時代很多東西一樣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用后來的眼光看的確是保守,但是這個時代,很少有人敢跨錯一步。
桑柏也不多勸,在他看來鄉親們有膽子的就早吃上肉,沒有這膽子現在糧食打了這么多,也餓不著了。
見大家伙議論著,桑柏回到了屋里,刷了個牙洗個臉,然后扛著自家的鋤頭到田頭裝模作樣的看了看,田里不需要打理,芝麻什么的都長的挺好,新種下的稻子也茁壯成長,野草更是沒看到,于是扛著鋤頭往山上去。
到了山腰,見四下無人把秋收給放了出來,帶著秋收一起去植樹,種的依舊是桃樹,二十二顆種下之后,便到晌午了,于是扛著鋤頭回家做午飯。
下午給孩子們上課,晚上天一黑吃飯睡大頭覺。
這就是桑柏一天的生活。
雖然沒有手機,也沒有平板,但是桑柏覺得這小日子過的有味道。
日子一天天的過,旁邊陳東升的小院子也越來越完整,堂屋和鍋屋四邊墻也起來了,眼看著就能上梁了。
桑柏家的十幾只小羊也漸漸的熟悉了這里的生活,整天跟著大牯牛溜跶,白天吃草,晚上桑柏給整點桃,剩下來的桃核桑柏則是用空間水泡了,然后種到旁邊的山頭上。
孩子下午過來學習,也會帶著一捆子草給桑柏這位老師,于是很快羊與牛晚上除了桃還多了鮮草。
這天,桑柏帶著秋收回到家,剛到門口,便見到大鳳蹲在不遠的樹下。
“你干什么呢?”
大鳳一抬頭看到桑柏回來了,立刻雀躍的說道:“桑柏哥,你回來了?延平叔讓我過來叫你,您要的豬崽子給你拉回來了”。
桑柏一聽,立刻心心啦,早就等著豬崽子了,一直沒有動靜,桑柏還以為這事黃了呢。
“來了?有多少頭?”桑柏興面的搓著手問道。
大鳳道:“一共來了九頭,聽說其中六頭的給你的”。
“小雞小鴨什么的多少?”桑柏問道。
大鳳說道:“那到是沒有見到,就是七八只小鵝”。
桑柏聽了也不介意,豬買來就行了,小雞小鴨什么的鄉親們家有,大不了弄些蛋孵。
“走,咱們瞧瞧去”
桑柏抬腳就往村子走。
到了一半路扭頭發現秋收扭著大屁股跟著,于是說道:“你湊的哪門子熱鬧,快點回去,進村那是你能進的么,嚇的小雞不生蛋,小心嬸子們打你”。
秋收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直接一屁股坐在了路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