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放那兒吧”趙美玲說道。
突然是被桑柏來了這么一下子,趙美玲不知道如何應對了。
“小桑來了?”
當桑柏把最后兩只雞拎進屋里的時候,正好遇到回來的夏爸夏士杰。
“叔,我來了,這是我給您帶的工具書,我現在也用不到”桑柏放下了雞,連忙把詞典拿了出來。
詞典很厚實,桑柏買來根本就沒有翻過幾次,有的時候買書是沖動,買完了十有**不看,扔在家里蒙塵。
就像是這詞典,足足有一塊半磚頭那么厚實,桑柏這樣只為了普通會話的,根本用不到,好在現在發揮了作用,成了桑柏敲開老丈人心靈的敲門磚。
當然,其中涉及到什么年份印刷這些頁子已經被桑柏處理掉了。
“不是說讓你不要送了么”夏士杰抱怨了一句。
桑柏立刻表起了心,這時候桑柏可沒有平常時候的氣定神閑了,這時候擺譜那就要丟媳婦了,所以桑柏很狗腿。
“這書我哪能有耐心翻,還是叔您這樣好學的用起來合適”桑柏立刻一個大馬屁甩了過去。
“哦,我看看!”
夏士杰接過了詞典坐到沙發上開始翻了起來。
趙美玲這時候則是打開了米袋子,她到不是著急檢查桑柏送米的成色,而是她家今天也確定沒有米了。這時代工人家也不是常常有大米飯吃的,口糧油都是憑本供應的,一個月只有不夠吃,怎么可能吃不掉。
雖然不像是農民半年粥半年瓜菜,但也是要挨餓的,要不然為什么你看八十年代的街拍照片,幾乎找不到一個胖子,夏天穿衣服都顯得有點空蕩,就是因為主副食供應都不充足。
“這米真好,老夏,你來看看”。
趙美玲一看到米,頓時就被這米給迷住了,這時候大家吃的都是粳米,機出來許多時候都還帶一些米糠的,有的時候甚至家里要備上篩子,米大多數時候都泛著一點黃,不是沒有機干凈就是米放的時間長了一些。
但是桑柏帶來的米呢,一粒粒珠圓玉潤的,粒子還大,差不多有她們買來米的一個半大,大也就算了,還晶瑩剔透,抓一把在手中應著陽光看起來似乎都透明一般。
夏士杰聽了,放下手中的詞典,看了一眼便道:“這米是你種的?”
“嗯,我們村的新品種,不知道和不和您二位的口味,家里打了不少帶給您嘗嘗……”桑柏說道。
“那中年就煮這米了,小桑,中午留下來吃飯,嘗嘗你阿姨的手藝”夏士杰說道。
原本夏士杰就覺得桑柏不錯,拋開農村戶口,覺得桑柏這孩子身上有一種特別少見的氣質,這種氣質讓人相處起來覺得舒服。況且英語說的這么好,那位老師的出身肯定不一般,別說是農民了,就算是大城市普通人家也不能教出這樣的孩子來。
文化這東西是裝不出來了,經邊文化漫染而成的氣質那也是學不來的。所以在夏士杰看來,這樣的年青人肯定不會是池中物。
前天就覺得這孩子不錯,現在一看這孩子還不拘著,這就更難得了,很多人書讀的多但是把自己讀傻了也不成,像是他夏士杰自己就是如此,很多時候揣著架子拉不下臉來。
“都是小桑帶來的!”趙美玲說道。
“隨意了!”夏士杰是拿桑柏當女婿看,說話自然就輕松。
趙美玲這下有點尷尬,但是桑柏哪能讓準丈母娘這么想,捋起袖子說道:“阿姨我來打下手!”
就這么著,桑柏就和趙美玲一起進了廚房。
夏雁秋家的廚房不大,也就是三個平方,兩人站進去就快轉不過身了,于是桑柏這邊擇菜,趙美玲那邊斬雞剁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