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柏應了下來。
幾季稻子種下來,鄉親們發現自己留的種子,出了苗總不如桑柏家的長勢好,而且還更加容易生病,于是現在桑柏家的種子育種培苗已經成了柳樹莊農業生活中的一項基本條件。
當然,限定在水稻還有麥子上,所有的都要桑柏來,桑柏可沒那興致,也沒那時間。
“對了,不是說村里要建小學么,這事怎么說,要是有個章程我這邊就聯系農菲幫著設計了”桑柏問道。
“蓋小學不急于一時,現在就大愉小樂兩個閨女上學,直接在東頭的村委會那邊騰出一間房子來就可以了,不過設計可以先搞,房子慢慢蓋,反正等大多數孩子上學還得有六七年呢”呂慶堯想了一下說道。
桑柏道:“可沒有六七年了,幼兒園得有啊”。
這話桑柏是存了私心的,不把家里的仨小東西送出去,桑柏覺得自己的夫妻生活過的像有第三者插足似的。
“啥叫幼兒園?干什么的?”
一幫老頭懵圈了。
桑柏一拍腦袋明白了:這時候鄉下還沒有幼兒園的慨念呢。
于是解釋了一下。
“那和小學也沒啥區別麼”季延平說道。
“也挺好,早點學文化”季維根道。
這事大家也就是順口這么一提,很快翻過去了。
“對了慶堯,你上次提的那個老師什么時候到,這都什么時節了,他怎么還不過來上班哩?”陳顯貴問道。
呂慶堯道:“這我哪里知道,或許是人家不太想來吧”。
“怎么,咱們村現在還算窮么?”
一幫老頭有點不樂意了。
自家看著自家都好,尤其是柳樹莊這邊,突然間是有這么一丟丟久貧乍富的感覺。對于別人的感觸有一些敏感。
“等一等吧,興許人家就扔了鐵飯碗了呢”呂慶堯說道。
一開始的時候聽說給派個教師來,呂慶堯還有點不高興,但是現在又有點盼著人家來,不得不說有點矛盾啊。
“這誰舍得啊,鐵飯碗啊”。
一幫老頭是一臉羨慕。
這時候成為公家人那是最光榮的,值得顯擺一番的,這時候的鐵飯碗包括了工人。這思想不好改變,幾十年,甚至是幾千年的官本位思想哪里這么容易去除的。
一幫人接下來的話題就跑偏了,開始談起了鐵飯碗的事情。
一聊就是半小時,最后還是呂慶堯把大家伙的話頭給揪了回來。
談了下一個事情,這可是大事,計劃生育!
村里家里邊男娃的無所謂了,有女娃的那自然是想生的,也準備好了錢,交錢就是了,鄉親們至少今年還沒有到拼三胎的時候。